首页> 中文学位 >文化与科技融合视域下山东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6h】

文化与科技融合视域下山东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分析

2.1 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2.2 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行模式

2.3 现行模式的不足

2.4 模式升级——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

小结

第3章 山东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动力机制和SWOT分析

3.1 山东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2 山东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3.3 山东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小结

第4章 山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4.1 指标选择和模型构建

4.2 测算结果与评价

小结

第5章 山东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构建适合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5.2 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

5.3 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集群发展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1世纪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以远高于GDP增长率的速度增长,在我国GDP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我国也逐渐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大力推动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强省之一,文化产业发展也位居全国前列,而山东省现有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着不足之处,难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恰好能够弥补这些不足。此外,文化与科技融合也符合产业融合理论、协同理论、增长极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理论支撑。因此,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推动山东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相关文献,分析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且指出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其不足之处,引出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来探讨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的新思路;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山东省以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中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且提出山东发展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经济实力和政策保障的优势,弥补相关人才匮乏、财力投入不足和发展模式尚不完善的劣势;抓住国家支持和能够借鉴先进经验的机遇,克服外界竞争压力和避免被其他省市的发展模式所同化。在此基础上,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指标体系为测评依据,构建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并确定其相应权重,再通过具体的数据,测算出山东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综合指数,并与其基础指数相对比,从而找出山东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发展最快的指标因素是融合发展基础,其所包含的知识产权指标又是发展最快的二级指标,而发展最慢的则是融合发展环境及其包含的人力资源和财力投入两个二级指标。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山东省在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过程中,重点强调了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融合发展基础的建设,而在人力资源和财力投入等融合发展环境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是未来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依据SWOT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并对全文进行总结,从构建适合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和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集群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宋英良;

  •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 学科 产业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传荣;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地域文化,文化产业,科技融合,山东地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