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俯冲板块断离与碰撞造山带早期隆升的数值研究
【6h】

俯冲板块断离与碰撞造山带早期隆升的数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俯冲板块断离概念的提出

1.2造山成因简述

1.3用板块断离解释造山带早期隆升和造山带超高压岩石折返机制的合理性

第二章大陆板块俯冲及俯冲板块断离

2.1俯冲板块断离的证据

2.2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

2.2.1俯冲板块受力分析

2.2.2大陆板块俯冲

2.3大陆板块减速俯冲及大陆板块俯冲的深度

2.3.1大陆板块减速俯冲模型

2.3.2大陆俯冲的深度

2.4减速俯冲板块的热结构

2.4.1影响俯冲板块热结构的因素

2.4.2模型与减速俯冲区域的初始热结构

2.4.3减速俯冲板块的热结构

2.5俯冲板块断离机制

2.5.1岩石力学强度

2.5.2俯冲板块的强度

2.5.3俯冲板块的积分强度及断离机制

2.5.4俯冲板块断离

2.5.5俯冲板块断离的效应

第三章俯冲板块断离后岩石层隆升的数值模拟

3.1俯冲板块断离后岩石层隆升的一维数值模拟

3.1.1一维数值模型

3.1.2计算结果与讨论

3.1.3结论

3.2俯冲板块断离后岩石层隆升的准二维数值模拟

3.2.1准二维模型

3.2.2计算结果与讨论1

3.2.2计算结果与讨论2

第四章俯冲板块断离和青藏高原早期隆升

4,1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简述

4.2青藏高原的三阶段隆升模型(BCCM)

4.3青藏高原早期的“断离隆升”

第五章俯冲板块断离与大别山超高压岩石折返机制

5.1关于超高压岩石折返的起始深度

5.2超高压岩石折返的一维动力学模拟与结果

5.3关于超高压岩石折返的二维动力学模拟的讨论

5.4讨论

第六章影响断层粘滑摩擦增温的因素及其对TL、ESR测龄的意义

6.1引言

6.2摩擦增温研究现状

6.3模型与计算

6.3.1模型一:摩擦应力恒定、滑动速度恒定、断层宽度为零

6.3.2模型二:摩擦应力恒定、滑动速度随时间指数衰减、断层宽度为零

6.3.3模型三:摩擦应力恒定、滑动速恒定、断层宽度不为零

6.3.4模型四:摩擦应力恒定、滑动速度随时间指数衰减、断层宽度不为零

6.3.5模型五:摩擦应力随时间变化、滑动速度随时间指数衰减、断层宽度不为零

6.4对计算模型的讨论

6.5数值实验

6.6结论

第七章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该文从板块构造学说出发,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地描述了以海洋板块俯冲为前导的大陆板块减速俯冲过程,详细叙述了在大陆板块俯冲时影响俯冲区域热结构的各种主要因素,计算了在此热结构下俯冲板块的强度结构及受力情况,并讨论了前导俯冲的海洋板块从后续俯冲的大陆板块断离(breakoff)的可能性以及影响板块断离深度的因素。此外,该文还用一维和二维的数值模型模拟了俯冲板块断离发生后岩石层的隆升过程,讨论了板块不同的俯冲角度和断离深度对岩石层隆升的影响,并认为俯冲板块断离后的岩石层隆升是碰撞造山带阶段性隆升的早期过程。最后,该文从以上的观点出发,分别探讨了青藏高原的早期隆升过程以及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折返的动力学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