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段河流的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
【6h】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段河流的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重金属概述

1.2研究背景

1.3水体中重金属污染

1.4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1.4.1 河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1.4.2 国内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1.4.3 国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研究

1.4.4 沉积物中重金属迁移转化规律

1.4.5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

1.5 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

1 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

2 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

3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估方法

1.6 珠三角产业结构

1.7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2.2.1 研究区域概况

2.2.2 采样点的布设

2.2.3 样品的采集

2.2.4 样品的处理与分析

2.3 质量控制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5风险评估方法

2.5.1 尼梅罗指数法

2.5.2 污染程度法

2.5.3 地累积指数法

2.5.4 污染因子法

2.5.5 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

2.5.6 风险评价编码法

2.5.7 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

第三章 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3.1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特征

3.2 水体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

3.3 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时空分布

3.4 重金属的来源分析

3.5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3.6 不同重金属总量和形态间相关性分析

3.7 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估

3.8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本研究结论

4.2创新之处

4.3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河网密布,大量的含有重金属的废水排入到河流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构成严重危害。为了与环境污染作斗争,可行的选择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评估此类变化影响的一种方法是评估人为来源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本研究以中国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段河流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评估水体和沉积物中受人为影响比较大的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的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来反映这种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并为该区域的环境治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更好的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本论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河流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水体和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浓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时空变化、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状况。同时采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研究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进行了解析,运用地累计指数、污染因子、潜在生态风险评估、风险评价编码法和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评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主要结果如下:  (1)水体中未检测到Cr,其中重金属的平均浓度按照Zn>Ni>Cu>As>Pb>Cd的顺序降低。水体中的重金属浓度低于毒性参考值,但是高于全球平均值,这与该地区高速的经济发展相关。  (2)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平均浓度按Zn>Cr>Cu>Pb>Ni>As>Cd的顺序降低,并且均高于背景值。重金属的浓度从2008年到2011年有所增加,但从2011年到2018年有所下降,这与当地工业结构从高污染物排放行业向低排放行业的转变是一致的。靠近番禺区的采样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这与附近广泛分布的化工厂、塑料厂和服装厂有关。而靠近万顷沙附近的采样点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这与万顷沙主要是以农业为主有关。  (3)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Ni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Cd受粉砂的影响较大。此外,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沉积物中Cr和Ni主要来源于自然污染源(大气沉降、岩石风化),As和Pb主要来源于人为污染源(如工业污水排放和农药化肥),Cu、Zn和Cd来源于复合污染源。  (4)Cr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中,因为它可以牢固地结合在晶体结构中。Ni和As也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中。Zn主要与可还原态和残渣态结合。Cd主要与弱酸溶解态有关,而Cu和Pb主要存在于可还原态中。这些结果表明,Cu、Zn、Cd和Pb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Cr、Ni和As则较少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  (5)平衡分配系数结果表明,Zn在水环境中引起二次污染的几率更高,需给予更多关注。尼梅罗指数法和污染程度法表明Ni在水中的生态风险最高。Cd的地累计指数、污染因子、潜在生态风险值高于其他重金属,说明Cd对沉积物污染的贡献最大。总体而言,该研究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仍然很高。风险评价编码法表明重金属的风险程度由高到底依次为Cd>Zn>Ni>Cu>As>Pb。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结果表明Cd为重度污染,Cu和Pb为中度污染,Zn为轻度污染,而Ni、Cr和As无污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