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权吉浩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中“噔得孔”的音乐特色及演奏分析
【6h】

权吉浩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中“噔得孔”的音乐特色及演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 朝鲜族作品《长短的组合》作品概况

1.1 生平简介

1.2权吉浩主要的创作成果

1.3《长短的组合》整体结构

2 权吉浩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中”噔得孔”的音乐特色

2.1主题核心材料“葡萄和弦”

2.1.1“葡萄和弦”简述

2.1.2“葡萄和弦”在作品中的运用

2.2“噔得孔”节奏上的特殊性

2.2.1朝鲜族的“长短”简述

2.2.2“噔得孔长短”的基本形态及其在作品中的运用

2.2.3等分节奏与非等分节奏

2.2.4节拍转换

2.3现代化音高与民间节奏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2.3.1民间性

2.3.2现代化

3 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中“噔得孔”演奏分析

3.1主题与伴奏的音响效果

3.1.1音块伴奏与左手大七度音程的交替

3.1.2音块伴奏与主题旋律

3.2节奏与速度的把控

3.3演奏技术的难点

3.3.1和弦的弹奏技巧

3.3.2跳音、半跳音的演奏技巧

3.3.3重音移位针对性训练

3.3.4触键技巧

3.4 踏板的使用

3.4.1突出重音的踏板

3.4.2伴奏旋律的踏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钢琴组曲《长短的组合》是朝鲜族作曲家权吉浩老师在1986年所作。该作品在创作上不仅仅汲取了西方钢琴作曲的相关方法,而且巧妙运用了现代的作曲技巧,同时还融入了朝鲜民族所特有的节奏--"长短",因而乐曲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气息,是一首充满现代意义与朝鲜族特征的钢琴曲,在当今中国钢琴界也极具影响力。  本文主要针对《长短的组合》中的第一部分"噔得孔”的音乐特色及其演奏要点进行探究。目的在于:(一)丰富对于朝鲜族特色节奏“噔得孔长短”的理论知识储备;(二)系统把握第一部分的演奏难点,如:“葡萄和弦”弹法、触键、踏板使用等;(三)更好的理论指导实际演奏。  《长短的组合》作为极具朝鲜族民族风格特色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对于其演奏上的相关理论支撑是必要的,有助于演奏者更准确、更完整的展现作品的实际风格特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