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裂环环烯醚萜龙胆苦苷酸催化降解产物的研究
【6h】

裂环环烯醚萜龙胆苦苷酸催化降解产物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龙胆苦苷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2.1 抗炎作用

1.2.2 镇痛作用

1.2.3 抗病毒作用

1.2.4 抗肿瘤作用

1.2.5 保肝作用

1.3 龙胆苦苷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3.1 龙胆苦苷的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1.3.2 龙胆苦苷的化学降解的研究进展

1.4 龙胆苦苷的稳定性探究

1.5 抗炎活性的探究

第二章 龙胆苦苷降解产物化学成分研究

2.1 化学成分

2.2 龙胆苦苷降解及降解产物分离过程

2.2.1 龙胆苦苷的富集纯化

2.2.2 龙胆苦苷降解产物的制备

2.2.3 降解产物的分离纯化

2.3 结构鉴定

2.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2 新化合物的鉴定

2.3.3 已知化合物鉴定

2.4 部分化合物降解途径的推导

2.4.1 新化合物降解途径的推导

2.4.2 Swerimilegenins E降解途径的推导

2.4.3 4-Hydroxyindan-1-one降解途径的推导

2.4.4 Erythrocentaurin降解途径的推导

2.4.5 Swerimilegenin G降解途径的推导

第三章 龙胆苦苷降解产物抗炎活性的研究

3.1 龙胆苦苷降解产物对RAW264.7 的细胞毒性检测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方法

3.2 龙胆苦苷降解产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 细胞释放NO的影响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方法

3.3 小鼠RAW264.7 巨噬细胞显微图

3.4 实验结果

第四章 龙胆苦苷水溶液降解产物研究

4.1 龙胆苦苷降解产物液相图谱

4.1.1 色谱条件

4.1.2 各降解产物液相图谱

4.2 龙胆苦苷长期稳定性试验探究

4.2.1 实验方案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 龙胆苦苷加速稳定性试验探究

4.3.1 实验方案

4.3.2 实验材料

4.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5.1 结果与讨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天然产物结构多样,对于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以及研制新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结构复杂较难分离、分离得到的产物量少。为保留天然产物结构特殊性这一优势,多样性强化提取这一新颖概念被提出,其旨在运用化学的方法重塑天然产物提取物中的分子骨架,对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进一步分离纯化,以此获得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类似物。
  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是由大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提取分离得到的具有保肝利胆、抗肿瘤、消炎等生物活性的裂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可贵的研究价值。且由于龙胆苦苷具有易分解降解的活泼半缩醛结构及多个手性中心,可作为原料通过化学转化以获得具有活性且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
  综上所述本课题运用化学方法即强酸催化龙胆苦苷降解,一方面为寻找具有生物活性且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酸加速龙胆苦苷的降解过程,确证其可能存在的降解产物,为今后龙胆苦苷成药提供质量控制方面的参考。
  本实验运用柱层析色谱与高相液相色谱,以薄层色谱辅证,研究龙胆苦苷酸催化降解产物的化学成分,经核磁共振图谱、高分辨质谱、X-ray等鉴定为:3-Methoxy-1-methyl-hexahydro-cyclopenta[c]pyran-5-one(1,2),Swerimilegenin G(3,4),4-Hydroxyindan-1-one(5),Erythrocentaurin(6),Swerimilegenins E(7),α-D-glucofuranosyl-β-D-gluco furanosyl(8)。其中,化合物1、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8为已知结构。除此之外,对酸催化条件下龙胆苦苷的部分降解产物的降解途径进行推导。
  同时以龙胆苦苷为阳性对照品,通过脂多糖(LPS)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诱导刺激形成抗炎模型,研究龙胆苦苷的降解产物纯品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由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而释放的NO炎性介质,从而进行抗炎活性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龙胆苦苷的部分降解产物具有抗炎潜力。
  根据药典中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结合实验需要,对龙胆苦苷进行长期试验及加速试验的探究。主要考察龙胆苦苷外观、色泽及含量的变化;同时用UPLC-Q-TOF/MS监测是否有降解物生成,与龙胆苦苷酸催化降解产物比对。一方面验证了龙胆苦苷在长期试验和加速试验过程中降解产物的生成情况和变化趋势;另一方面,为样品的长期储存,剂型的选择与制作,测定样品的保质期等方面提供初步的实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