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石法合成VCM用无汞催化剂的开发研究
【6h】

电石法合成VCM用无汞催化剂的开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聚氯乙烯概述

1.1.1 聚氯乙烯基本性质及应用

1.1.2 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

1.2 氯乙烯概述

1.2.1 氯乙烯的基本性质

1.2.2 氯乙烯的发展情况

1.2.3 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

1.3 乙炔法的现状与未来

1.4 电石法PVC汞系催化剂的发展状况

1.4.1 氯化汞性质

1.4.2 氯化汞的发展以及在生产中的消耗

1.4.3 全面推进降低汞污染措施的实施

1.5 汞催化剂的减量替代研究进展

1.5.1 低汞催化体系替代高汞催化体系

1.5.2 无汞催化体系替代低汞催化体系

1.6 含汞催化剂减量替代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特色

1.7.2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及目标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2.1 主要原料、试剂和仪器

2.2 负载型催化剂制备方法

2.3 负载型催化剂的表征

2.3.1 N2吸附(BET)

2.3.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2.3.3 扫描电镜分析(SEM)

2.3.4 透射电镜分析(TEM)

2.3.5 电子能谱分析(EDS)

2.3.6 热失重分析(TGA)

2.4 负载型催化剂的性能考察

2.5 反应产物分析方法及评价指标

2.5.1 反应产物分析方法

2.5.2 催化剂评价指标

2.6 Cu基二元复配催化剂的初步研究

2.6.1 二元复配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2.6.2 二元复配催化剂的与表征

2.6.3 二元复配催化剂的评价与分析

第三章 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3.1 贵金属催化体系载体的选择

3.1.1 催化剂载体的基本性质

3.2 ZSM-5分子筛载体的预处理

3.2.1 酸试剂预处理

3.2.2 高温焙烧以及真空干燥预处理

3.2.3 Au基催化剂的制备

3.3 不同预处理制得Au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3.3.1 酸试剂预处理催化性能的评价结果

3.3.2 酸试剂预处理表征分析

3.3.3 高温焙烧和真空干燥的预处理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3.3.4 高温焙烧和真空干燥的预处理表征分析

3.4 不同助剂对Au基催化剂催化性能的研究

3.4.1 分子筛载体的预处理

3.4.2 Au基催化剂的制备

3.4.3 不同金属助剂的Au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研究

3.4.4 不同金属助剂的Au基催化剂的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催化剂测试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4.1 建立评价测试平台的背景

4.2 评价测试平台的设计

4.2.1 设计参数分析

4.2.2 工艺流程设计

4.2.3 控制系统及安全措施

4.3 无汞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4.4 对测试的催化剂进行表征

4.5 催化剂的测试实验情况

4.5.1 反应流量与反应温度的变化

4.5.2 催化剂反应效果评测

4.6 本次测评总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聚氯乙烯树脂(PVC)是全球用量最多的合成塑料之一,位居世界第二。由聚氯乙烯(PVC)中间体氯乙烯(简称VCM)的不同生产方法,可将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分为乙炔法、乙烯法和乙烷法。我国目前VCM合成主要以电石乙炔法为主。
  1、基于电石法氯乙烯工艺中采用的氯化汞催化剂的高污染及汞匮乏现状,本研究以汞催化剂减量替代为研究导向,从高汞催化剂到低汞催化剂的减量替代,再到无汞催化剂的替代逐步研究汞催化剂的发展历程。
  2、以研究高效的无汞催化剂为目标,开发了合成氯乙烯单体的新型无汞催化剂。本文以浸渍法为主,研究开发了Au/ZSM-5负载型催化剂和非贵金属二元复配基催化剂。结果表明,催化剂载体经磷酸预处理后,催化性能最佳,最大初始活性达到5.31%,与未处理的ZSM-5分子筛相比,最大初始活性增加了22.6%。而其他的酸试剂处理后,其催化活性没有得到改善;采用高温焙烧和真空干燥处理后,其催化活性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对ZSM-5预处理后,其比表面积、孔结构以及分子筛的晶型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根据表征分析可知,积炭仍然是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探讨了载体和助剂的种类、载体预处理、负载量以及浸渍液改性等方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借助相关表征手段,研究分析了催化剂的性质和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探讨直接合成法制备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3、自行设计建立了催化剂测试平台,通过工业化手段进一步验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初始活性和反应选择性的影响。考察无汞催化剂的工业化运行指标和运行状体,主要考察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的活性变化。研究了无汞催化剂对氯乙烯合成的影响,以及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对能够进一步达到工业化目标奠定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