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6h】

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与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从而进一步探讨中药熏蒸在抗痉挛方面的作用,并为临床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肌痉挛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照患者接受治疗时间的先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以Bobath为主的运动疗法,每次治疗45min,每天1次,1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试验组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疗法,每次治疗20min,每天1次,1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侧上、下肢的肌张力,采用视觉疼痛评分(VAS评分)评定患者痉挛肢体疼痛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评定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治疗前,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病程及MAS、VAS、FMA、MBI评分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上肢MAS评分1.65±0.46分,治疗后上肢MAS评分1.48±0.26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下肢MAS评分1.58±0.34分,治疗后下肢MAS评分1.38±0.22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VAS评分3.70±2.32分,治疗后VAS评分2.40±1.88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FMA评分29.20±18.76分,治疗后FMA评分43.60±17.57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 MBI评分39.50±14.23分,治疗后 MBI评分54.25±14.89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试验组患者治疗前上肢MAS评分1.85±0.52分,治疗后上肢MAS评分1.28±0.34,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下肢MAS评分1.73±0.26分,治疗后下肢MAS评分1.18±0.24分,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VAS评分3.40±2.87分,治疗后VAS评分1.35±1.31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FMA评分30.05±17.58分,治疗后FMA评分64.55±17.30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 MBI评分39.00±12.52分,治疗后 MBI评分68.00±13.22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束后,两组之间上肢MAS评分、下肢MA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单纯运动疗法及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的状态,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肢体疼痛的缓解,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且中药熏蒸结合运动疗法疗效优于单纯运动疗法,说明中药熏蒸能够加强运动疗法的抗痉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