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状焦的制备条件初探
【6h】

针状焦的制备条件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针状焦的发展回顾

1.2针状焦的成焦机理

1.3针状焦的原料和种类

1.4针状焦工业化生产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4.1原料预处理

1.4.2延迟焦化

1.4.3煅烧

1.5国内外沥青针状焦的生产现状分析

1.5.1国内针状焦生产现状及用途

1.5.2针状焦市场需求情况

1.5.3国内外几种针状焦对比

1.6针状焦的研究新进展

1.7中温煤沥青中成分

1.7.1喹啉不溶物(QI)

1.7.2甲苯不溶物(TI)

1.7.3甲苯不溶喹啉可溶物(B树脂TI-QI)

1.8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8.1研究的目的

1.8.2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8.3本课题的实施方案

第二章原料分析

2.1主要仪器

2.2中温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2.2.1实验原理

2.2.2实验方法

2.3沥青QI颗粒的粒度直径分布

第三章中温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的脱除

3.1实验原理

3.2实验方法

3.2.1溶剂沉降法的实验方法

3.2.2离心分离法的实验方法

3.3测试方法

3.3.1软化点的测试方法

3.3.2结焦值的测试方法

3.3.3 QI的测试方法

3.4实验装置

3.4.1实验仪器

3.4.2实验装置图

第四章溶剂沉降法脱除喹啉不溶物

4.1不同溶剂对中温煤沥青中QI含量的影响

4.2不同沉降时间对喹啉不溶物QI含量的影响

4.3不同溶剂比对喹啉不溶物QI含量的影响

4.4不同沉降温度对喹啉不溶物QI含量的影响

4.5沉降法实验小结

第五章溶剂离心法脱除喹啉不溶物

5.1溶剂中重柴油比例对溶液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5.2溶剂中重柴油比例对精制沥青QI的影响

5.3溶剂中重柴油比例对精制沥青收率的影响

5.4混合溶剂离心法实验小结

第六章针状焦的制备

6.1温度对针状焦形成的影响

6.2升温速率对针状焦形成的影响

6.3热聚合时间对针状焦形成的影响

6.4压力对针状焦形成的影响

6.5热处理对针状焦形成的影响

6.6针状焦的制取小结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导师及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针状焦是制造炼钢、炼铝、火箭、飞船等工业用大型电极材料的主要原料,可以用煤沥青为原料制备。中温煤沥青中含有大量喹啉不溶物(QI),需要首先将其彻底脱除,然后在适当条件下,合成针状焦。 实验测定了中温煤沥青原料中喹啉不溶物粒度分布;分别通过溶剂沉降法和溶剂离心法对中温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进行脱除,考察了多种操作条件对喹啉不溶物脱除效果的影响;然后将所得低QI含量的沥青原料,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合成针状焦,用扫描电镜观察针状焦的微观结构,作为针状焦质量评价的主要手段,考察了操作条件对针状焦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1)中温煤沥青中的喹啉不溶物粒度很小,90%颗粒在4μm以下,常规过滤方法很难脱除; (2)在溶剂沉降法中,以2#溶剂油为溶剂,增加沉降时间、提高溶剂比或沉降温度,都有利于喹啉不溶物的脱除,但沉降温度不能高于350℃,否则中温煤沥青发生聚合,品质改变,不利于QI脱除; (3)在溶剂离心法中,以蒽油、重柴油作混合溶剂,使小QI颗粒之间相互絮凝成大的QI颗粒,然后通过离心分离法,可以很好地脱除中温煤沥青中喹啉不溶物;随着溶剂比增加,或溶剂中重柴油比例增加,体系粘度、密度下降,有利于QI分离;使用纯重柴油,溶剂比增加,沥青收率提高,净化沥青QI下降;在溶剂比≥1.0、转速4000rpm、离心温度70℃~80℃和离心时间1.0min条件下,可使QI含量达到0.01%以下。 (4)针状焦热聚合过程中,较低的温度、较慢的升温速率和充足的反应时间有利于中间相的生成,形成更大的平面大分子;适当的压力会使焦化塔内轻组分析出量适宜,形成气流拉焦,有利于焦炭的纤维组织的形成;热处理可以使煤沥青中的平面稠环芳香分子在热运动的作用下取向成液晶态,为达到体系的最低能量状态,这些液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中间相小球体,然后得到结构良好的针状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