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烃类蒸汽裂解炉结焦抑制剂工业试验研究
【6h】

烃类蒸汽裂解炉结焦抑制剂工业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数据集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结焦机理

2.3 结焦抑制技术应用情况

2.3.1 结焦抑制剂技术

2.3.2 炉管涂层技术

2.3.3 采用抗结焦新材料炉管

2.3.4 采用有利于传热的炉管构件

2.4 结焦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2.4.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

2.4.2 含磷及硫磷化合物

2.4.3 含硫化合物

2.4.4 含硼化合物

2.4.5 有机聚硅氧烷化合物

2.4.6 稀土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 结焦抑制剂的基础研究及合成

3.1 概述

3.2 小试装置及方法

3.2.1 实验装置流程图

3.2.2 裂解试验方法

3.3.3 烧焦试验方法

3.3 测试和试验结论

3.4 小试结论

第四章 结焦抑制剂分炉工业试验

4.1 试验方法

4.2 试验装置

4.3 数据采集

4.4 试验原料

4.5 结焦抑制剂的选择

4.6 试验运行条件及工况

4.7 试验结果与讨论

4.7.1 管壁表面温度分布

4.7.2 废热锅炉运行周期趋势

4.7.3 气相产物CO、C02含量

4.7.4 结焦量的测定

4.7.5 添加抑制剂对物流的影响

4.7.6 结果讨论

4.8 分炉工业实验小结

第五章 结焦抑制剂整炉工业试验

5.1 试验原料

5.1.1 裂解原料

5.1.2 试验用抑制剂

5.2 试验流程及检测方法

5.2.1 试验流程

5.2.2 检测方法

5.2.3 试验条件

5.3 试验结果与讨论

5.3.1 裂解炉投油量

5.3.2 辐射段炉管出口温度(COT)

5.3.3 对运行周期的影响

5.3.4 对辐射段炉管壁温度的影响

5.3.5 对废热锅炉(TLE)出口温度的影响

5.3.6 对烧隹效果的影啊

5.3.7 对裂解产品收率的影响

5.3.8 对炉管压降影啊

5.4 整炉工业实验小结

第六章 结焦抑制剂对后系统的影响

6.1 冷凝液的pH值监测

6.2 抑制剂元素在产品中的分布

6.3 结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分析仪器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展开▼

摘要

管式炉裂解技术是最为成熟的乙烯生产方式,世界乙烯产量的99%左右都是由管式炉裂解法生产的。由于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可替代技术,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管式炉裂解制乙烯还将是乙烯生产的主要技术。由于裂解炉数量多,产量大,因此对现有裂解技术进行技术改进将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
   在管式炉烃类蒸汽裂解制乙烯流程中,裂解炉管和废热锅炉的结焦通常制约着装置的运行周期进而影响到裂解装置的效益。国内乙烯装置由于受裂解原料来源的限制,大多数以液体原料为主,重质原料占有较大比例,结焦问题更为突出。过短的周期和频繁的清焦处理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也消耗相当多的有效生产时间,设备的损坏程度亦加剧。这一环节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总消耗的5%~10%。
   本课题对新型硫磷复合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其作为结焦抑制剂在工业裂解炉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检验在乙烯裂解原料中加入结焦抑制剂后,是否可以达到降低裂解炉管结焦速率、延长裂解炉运行周期的目的。分炉工业试验取得了较好结果,在分炉试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的整炉工业试验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工业试验的结果表明:在乙烯裂解原料中加入结焦抑制剂后,在不影响乙烯及丙稀收率的前提下,裂解炉管升温速率明显降低,结焦量减少,达到了延长裂解炉运行周期的目的。同时工业试验的结果表明:使用结焦抑制剂后没有对工业裂解炉的操作带来不利影响。对于裂解重质原料、裂解炉运行周期短的乙烯厂而言,本项目开发的添加结焦抑制剂技术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