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焦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以孝义焦化产业为例
【6h】

焦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以孝义焦化产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数据集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产业现状

1.1.2 国外产业现状

1.2 国内外炼焦核心技术比较

1.2.1 焦炉炉型比较

1.2.2 捣固炼焦技术

1.2.3 除尘地面站与车载式焦炉烟尘治理技术

1.2.4 煤气脱硫技术

1.2.5 干法熄焦(CDQ)

1.2.6 煤调湿(CMC)

1.2.7 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

1.3 焦化副产品加工国内外核心技术比较

1.3.1 焦炉煤气净化和利用

1.3.2 焦油加工技术比较

1.3.3 粗苯加工水平比较

1.4 问题分析

1.4.1 产能缺乏总体规划

1.4.2 布局不合理,集中度低

1.4.3 炼焦煤资源紧缺,资源浪费严重

1.4.4 环保设施不到位,环境污染严重

1.4.5 后续化工产品加工能力弱

1.5 研究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课题依据的理论基础及方法

2.1 理论基础

2.2 循环经济理论内涵及其发展

2.2.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2.2 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

2.3 循环经济方法

2.4 循环经济应用于产业发展途径分析

2.4.1 生态化产业模式

2.4.2 加强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保持物流代谢通畅

2.4.3 政府建立激励引导机制

2.4.4 舆论导向作用

2.4.5 国外实践经验

第三章 焦化产业循环经济评价方法探讨

3.1 焦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 评价指标筛选

3.2.1 指标独立性分析

3.2.2 指标筛选

3.3 评价方法概述与选择

3.4 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于指标体系评价

3.4.1 传统主成分方法

3.4.2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步骤

3.4.3 存在的缺陷

3.4.4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改进

第四章 孝义焦化产业循环经济框架体系构建

4.1 产业发展现状

4.1.1 孝义焦化产业现状

4.1.2 问题分析

4.2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孝义产业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评价

4.2.1 评价步骤

4.2.2 结果分析

4.3 对当地焦化企业加强监管

4.3.1 产能实行总量控制

4.3.2 落实各项环保产业政策,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4.4 企业内部推行清洁生产

4.4.1 炼焦工艺污染排放情况

4.4.2 清洁工艺选择

4.5 炼焦副产品综合利用

4.5.1 煤焦油深加工

4.5.2 焦炉煤气深加工

4.5.3 粗苯深加工

4.5.4 煤矸石综合利用

4.6 产业网络体系构建

4.6.1 元素代谢分析

4.6.2 产业生态链网构建

4.7 焦化工业园区规划

4.7.1 主要企业生产规模、产品及生产状况

4.7.2 开发区内环境质量现状

4.7.3 总体框架设计

4.7.4 园区部分企业生态工业链网构建

4.7.5 严格园区准入制度

4.7.6 加强园区环境管理

4.8 循环经济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4.8.1 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4.8.2 经济政策保障体系

4.8.3 组织机构和管理保障体系

4.8.4 技术保障体系

4.8.5 环境管理保障体系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焦化产业提供的主要产品焦炭是钢铁产业的重要原料,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焦油、焦炉煤气等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基础原料,焦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发达国家在本国严格环保压力下,焦炭产能几近萎缩,基本靠进口维持需求,我国焦炭在国内相对比较宽松的环保政策和利益驱使下产能盲目扩张,无序竞争导致焦炭价格急剧下跌,焦化企业前景堪忧。产能规模的无序扩张不仅损失了应得的利润,消耗、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焦煤资源,而且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环境,总体效益得不偿失.
   论文概述了国内外焦化产业发展现状并进行工艺技术水平比较,然后在总结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和方法基础上,探讨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评价方法,在借鉴文献基础上构造出焦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学评价方法适用性筛选,确定主成分分析方法作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数学方法,用于孝义焦化产业评价,结果表明孝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基本水平,生态转型迫在眉睫,第四章应用上述循环经济理论和方法探讨孝义焦化产业循环经济网络体系构建,通过在焦化企业内部开展清洁生产、废物利用,企业间通过沟通和合作构筑生态工业网络体系,合理利用资源、副产品和废物,共享公用设施、技术和信息等,提高整个产业体系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产业的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最后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对焦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展望。
   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对国内外焦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总结,构建了焦炭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2)构建焦化产业生态工业网络体系。(3)首次对孝义焦化产业生态工业网络体系构建进行系统研究,对现有的孝义焦化工业园区进行整合和规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