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铁路零散快运货物的全程货物运输计划优化问题研究
【6h】

铁路零散快运货物的全程货物运输计划优化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全程货物运输计划和快运货物运输的基本理论

2.1 全程货物运输计划的基本理论

2.1.1 传统列车运行组织

2.1.2 全程货物运输计划的内涵

2.1.3 运输组织形式分析

2.1.4 零散货物全程货物运输计划的特征

2.2 铁路快运网络的基本理论

2.2.1 铁路快运网络的内涵

2.2.2 全程货物运输计划下的快运网络的特点

2.3 零散快运货物市场需求分析

2.3.1 需求特点分析

2.3.2 零散快运货物的主要类别

2.4 快运列车相关作业过程分析

2.4.1 传统铁路运输作业过程分析

2.4.2 快运班列作业过程

2.4.3 业务办理流程

2.4.4 作业站作业流程

2.4.5 取送作业流程

2.5 本章小结

3 全程货物运输计划优化研究

3.1 问题分析

3.1.1 问题描述

3.1.2 车流的拆分和流量的分配

3.1.3 不确定性影响因素

3.2 干线优化模型

3.2.1 基本假设

3.2.2 符号定义

3.2.3 目标函数

3.2.4 约束条件

3.2.5 模型构建

3.2.6 多目标处理

3.3 加入不确定性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

3.3.1 问题描述

3.3.2 不确定线性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建立

3.2.3 不确定性约束条件的处理

3.4 模型特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求解方法与算例分析

4.1 求解步骤

4.2 路径搜索算法求解

4.2.1 求解思路

4.2.2 铁路货运服务网络路径搜索算法

4.2.3 模型的Lingo求解

4.3 算例分析

4.3.1 算例说明

4.3.2 可选径路集的确定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

5.1.1 路网情况

5.1.2 各铁路局内快运列车

5.1.3 跨局货物运输

5.2 案例结果和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在铁路干线能力释放、铁路运输物流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铁路运输的市场状况,包括铁路运输的优势和短板,分析了电商平台等互联网元素的加入和物流中心的建立对铁路运输的影响,简述了铁路运输产品应对市场化需要的升级换代。对全程货物运输计划、零散货物快运和铁路货运服务网络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总结了各自的特点,列举了快运班列面向的货物品类,对全程货物运输计划下的快运列车的作业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建立了车流接续模型,以在站停留时间和运输费用作为目标函数,加入了班列开行约束、运到期限约束、运行线能力约束。最后在模型中加入了不确定性约束条件,给出了将不确定性模型转化为确定性模型的方法。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验证,从数据预处理开始,对车流的拆分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针对具体情况,定量分析了不同班列最小开行车辆数和车流在站停留时间的关系,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班列开行最小车辆数。模型求解结果的重点是得出如何对车流进行拆分和如何对车流进行分配,即将每一支由各个技术站产生的初始车流拆分成一个个子车流,然后又将子车流分配到各个班列中去。考虑了车流总量超过路网总能力和未超过总能力的情况,在超过总能力时,根据求解结果合理滞留超出路网能力部分的初始车流,在未达到路网能力时,根据计算结果安排车流,删除未分配车流的运行线,再根据各个初始车流的生成时间,在不改变车流组织的情况下调整运行图,使得车流在站停留时间减少。最后加入不确定货源,得出不同计划兑现率下的车流在站停留时间以供对比参考。
  从跨局快运路网中选取京广快线进行分析计算,对京广快线沿线技术站的管内班列的运输组织进行分析,得出相应跨局车流运输需求,在给定列车时刻表的情况下得出合理的车流组织,并对运行图进行运行线删除和调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