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路径与策略研究
【6h】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路径与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1.2.2 丝绸之路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6 关键概念界定

1.6.1 文化与文化记忆

1.6.2 主体间性与文化间性

2 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思想演进

2.1 文明冲突的文化一元理论思想渊源反思

2.1.1 静止文化形态的共时性观点

2.1.2 殖民化崛起历史导致的殖民化思维路径依赖

2.1.3 二元对立的基督教理论内核

2.2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2.3 从传播传递观到传播仪式观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2.4 基于共同文化记忆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

2.5 小结

3 唤醒共同文化记忆:历史维度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策略

3.1 规划丝绸之路文化基因组工程

3.2 兴建丝绸之路杰出人物纪念馆

3.3 挖掘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

3.4 合拍丝绸之路历史影视作品

4 编织共同文化记忆:创新维度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策略

4.1 通过丝绸之路旅游体验编织文化记忆

4.2 拓展丝绸之路留学生交流项目

4.2 搭建丝绸之路新媒体交往平台

5 结语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与后续展望

5.2.1 研究局限

5.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路一带”,是新时期我国的重要战略,对于中国、丝路沿线国家乃至世界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指出,在推进新时期丝绸之路建设时应加强“五通”:一是加强政策沟通;二是加强道路联通;三是加强贸易畅通;四是加强货币流通;五是加强民心相通。也就是说,虽然丝绸之路的主要推动力源于经济方面,但其应当是一条包含政治、经济、信息、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立体线路。近年来文化在世界多极化新格局下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得到学者们的重视。以文明冲突论、文化软实力理论为代表的重视文化在国际关系中重要作用的理论学说在这种形势下发展迅速并被广泛讨论。但其所普遍呈现出的单一线性、殖民性、冲突性与文化饱和性令人担忧,而且显然与丝绸之路自古以来的和谐共生、宗教宽容等精神气质相矛盾。本文中将其统称为文明冲突的文化一元理论。
  本文首先对文明冲突的文化一元理论进行了深入地探索与批判,发现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文化形态共时性的观点、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崛起历史所引起的思维路径依赖与强调二元对立的基督教思想理论内核。而究其根本,其理论源头实际上来自割裂主体与客体联系并将客体物化,进而视他者文化均为敌人或潜在敌人的主体性哲学思想。本文之后进一步对哲学上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与传播学上传播仪式观对线性传播传递观的理论发展进行探讨,并以此作为新时期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丝绸之路史料文献作为佐证,以期在尊重他者、和谐共生的文化间性思想观照下,探讨丝绸之路非线性、非殖民、非冲突与非饱和的文化本质,并更进一步在实践层面上将关注文化作为交际、记忆和媒介关联的“文化记忆”理论引入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研究。之后本文在主体间性思想关照下结合古代丝绸之路史料及丝绸之路现状,从唤醒历史共同文化记忆的角度提出了开展丝绸之路文化基因组工程、兴建丝绸之路杰出人物纪念馆、挖掘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合拍丝绸之路历史影视作品的策略建议,并从编织“一带一路”新时期共同文化记忆的角度提出了通过丝绸之路旅游体验编织共同文化记忆、拓展丝绸之路留学生交流项目和搭建丝绸之路新媒体交往平台的策略建议。从而为非线性、非殖民、非冲突与非饱和的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为建构如费孝通先生所描绘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间和谐共生的理想的文化间性关系做出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