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幅度概率分布(APD)统计参量测量方法的研究与APD测量系统的研制
【6h】

幅度概率分布(APD)统计参量测量方法的研究与APD测量系统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表

声明

致谢

1 引言

1.1课题研究背景

1.2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统计参量测量概述

1.2.2 APD测量方法的研究历史与应用领域

1.2.3 APD测量标准的发展

1.3 APD测试仪表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3.1早期的APD测量装置

1.3.2当前的发展现状

1.4本文的主要内容安排

1.4.1 APD统计参量测量的相关理论研究

1.4.2 APD测量实现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2 APD统计测量理论

2.1 EMI测量的射频信号处理

2.1.1 EMI测量接收机的结构

2.1.2 APD测量系统的射频前端

2.1.3对射频前端的脉冲响应分析

2.2传统的检波式EMI测量

2.2.1对检波器函数的分析方法

2.2.2 CISPR规定的检波器函数

2.2.3检波测量的缺陷与不足

2.3统计信号检测与基本分布的APD性质

2.3.1高斯正态(Gauss)随机信号

2.3.2多维高斯随机信号

2.3.3瑞利(Rayleigh)随机信号

2.3.4莱斯(Rician)随机信号

2.3.5随机信号模型小结

2.4 APD分布数据的表示方法

2.4.1 CISPR对APD测量数据的表示

2.4.2为确定噪声模型的表示方法

2.5 APD测量的实现方法讨论

2.5.1时域采样技术

2.5.2关于采样速率的确定

2.5.3 APD统计电路实现方案

2.6噪声系统建模仿真举例

2.6.1应用背景介绍

2.6.2电气化铁道电火花骚扰数学模型

2.6.3仿真模型的构建

2.6.4仿真结果

2.7小结

3 APD测量仪的硬件设计

3.1研制APD测量仪表的技术条件

3.2 APD测量装置硬件组成概述

3.3对数放大级

3.3.1对数放大实现信号压缩原理

3.3.2三类基本的对数放大电路

3.3.3对数级电路的关键元器件

3.3.4对数放大级的电路实现

3.4模/数转换级

3.4.1 A/D转换器的分类与原理

3.4.2模/数转换电路设计要点

3.4.3模/数级的电路硬件组成

3.5 APD统计级

3.5.1可编程逻辑器件概述

3.5.2采用FPGA的电路硬件组成

3.6测量核心板综述

3.7控制与传输级(控制板)

3.7.1控制板与核心板的连接

3.7.2控制板与上位机的连接

3.7.3控制板的硬件结构

3.8 APD测量仪的电源模块

3.9硬件平台的EMC设计

3.9.1系统级EMC措施

3 9 2电路级EMC措施

3.9.3 PCB板级EMC措施

3 9 4硬件EMC设计小结

4 APD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APD测量系统软件概述

4.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核

4.2.1 APD测量仪IP核概述

4.2.2单输入-多输出缓冲队列(SIMO-FIFO)

4.2.3 APD统计逻辑

4.2.4双端口RAM

4.2.5集成的接口

4.3 IP核的ⅡC总线

4.3.1 ⅡC总线的特点

4.3.2 ⅡC传输时序和总线协议

4.3.3 ⅡC的实现

4.4 IP核的SPI接口

4.4.1 SPI总线接口的特点

4.4.2 SPI总线的传输时序

4.4.3 SPI的实现

4.5控制器程序软件

4.5 1主程序流程

4.5.2 IP协议栈

4.5.3控制指令翻译器

4.5.4软硬结合的定时器

4.5.5通过ⅡC/SPI的存储器访问

4.6自动测试系统软件WinAPD

4.6.1 APD测量流程

4.6.2人机界面

4.6.3 WinAPD测量步骤

4.7软件系统小结

5 APD测量仪的验证与校准

5.1 APD测量仪的直流校准

5.2 APD测量仪的幅度校准

5.3随机噪声APD分布验证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国际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在2006年最新版的CISPR16-1 Ed.2国际标准中将APD统计参量测量列为了一种电磁骚扰的标准测量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制一台符合CISPR建议指标要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PD专用测量仪表,并搭建APD自动测试系统平台。该测量仪与测试平台已在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投入试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的空白。 文章第一章结合EMC学科的特点,全面回顾了APD测量方法理论和应用方面的发展历史和进展,追踪了该领域技术的最新动态。第二章通过电路理论和统计信号处理理论,对EMI测量接收装置的电路响应、随机信号概率模型、APD统计参量测量的关键指标等进行了推导和讨论。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JTU_APD V1.0测量仪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设计。第五章给出了仪器校准和验证的结果。 全文创新点表现如下: 1.对接收机检波器前级电路响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建立了检波器的非线性仿真模型,分析指出了传统检波测量的不足之处(第二章); 2.对服从典型概率分布的随机信号的APD特性进行了推导与数值分析,并初步讨论了噪声建模与拟合方法,对电气化铁路弓网脉冲噪声建立了数值仿真模型(第二章); 3.建立了APD测量采样率与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值关系(第二章); 4.研制成功了统计参量测量通用硬件平台,属国内首创(第三章); 5.在通用硬件平台上开发了BJTU_APD V1.0测量仪,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或优于CISPR的建议原则,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IP核(第四章); 6.软硬件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新颖或者独创的技术,如SIMO-FIFO、高效倍频APD处理单元、双端口RAM、高精度长定时器、标准串行总线等,有效地解决了处理速度、测量盲等待等关键技术难题,允许与各种控制器进行灵活的连接,并为系统性能的升级和功能扩展创造了条件(第三、四章); 7.搭建了完整的APD测试系统平台,并编制了自动测量系统软件WinAPD,提供了完善的测量流程控制功能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著录项

  • 作者

    陈嵩;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沙斐;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N874.2;
  • 关键词

    幅度概率分布; 统计参量测量; 检波测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