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京地区观赏海棠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抗腐烂病品种筛选
【6h】

北京地区观赏海棠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抗腐烂病品种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2.1腐烂病的发生和危害

1.2.2腐烂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

1.2.3腐烂病致病机理和致病性分化研究

1.2.4腐烂病的病害循环

1.2.5腐烂病的侵染方式

1.2.6腐烂病的发病条件

1.3观赏海棠的抗病性研究

1.4观赏海棠腐烂病的防治

1.4.1农业措施防治

1.4.2传统药剂

1.4.3无公害药剂

1.4.4生物防治

1.5选题目的和意义

1.6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实验材料

2.2实验方法

2.2.1培养基的制备

2.2.2供试菌株的分离、培养

2.2.3分离株致病性验证

2.2.4产孢体的诱导形成

2.2.5形态学的鉴定

2.2.6分子鉴定

2.3结果与分析

2.3.1疑似病原的分离及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3.2形态学分析

2.3.3系统发育分析

3.1.1供试材料

3.1.2供试菌种

3.2试验方法

3.2.1枝条的预处理

3.2.2枝条接种方法

3.2.3试验测定指标

3.2.4枝条回收

3.3结果与分析

3.3.1发病率的差异

3.3.2发病面积的差异

3.3.3病斑扩展的差异

3.3.4抗病性筛选结果

第四章观赏海棠抗病品种的应用模式探讨

4.1观赏抗病品种在北京的性状观测

4.2推荐海棠品种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探讨

4.2.1居住区绿化

4.2.2城市公园绿化

4.2.3自然风景区

4.2.4专类园

第五章结论

第六章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腐烂病是影响观赏海棠的观赏价值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我国对于观赏海棠腐烂病发病的病原菌种类尚无明确的鉴定。观赏海棠也是从近20年开始陆续大量引入我国,其引进后在我国的抗病性是否与原产地一致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组织分离法得到了与观赏海棠腐烂病相关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且对北京地区引种的部分观赏海棠品种进行抗病性测试和应用探讨,得到如下结果: 1、对分离出的真菌进行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序列进行比较,将分离出的真菌分为2组,鉴定为一种:Valsa mali。 2、对分离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均能引起观赏海棠枝条发病,菌株致病力极强,2组真菌的感病指数分别为96.67和94.44。证实V.mali是引起观赏海棠腐烂病的病原菌,总分离率为98.21%,为优势菌株。 3、测试得到,高抗海棠品种有:‘草原之火’海棠、‘宝石’海棠、‘印第安魔力’海棠。中抗海棠品种有:‘红丽’海棠、‘撒氏’海棠、‘斯教授’海棠、‘火焰’海棠、‘阿达克’海棠、‘雷蒙’海棠、‘罗宾逊’海棠、‘丽丝’海棠、‘艾丽’海棠、‘钻石’海棠。感病品种有:‘高峰’海棠、‘金蜂’海棠、‘哨兵’海棠、‘耐维尔’海棠、‘霍巴’海棠、‘红裂’海棠、‘马卡’海棠。易感品种有:‘伊索’海棠、‘小胖’海棠。超感品种:无 4、对高抗和中抗海棠品种的应用模式进行探讨,提供应用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