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养殖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6h】

三种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养殖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养殖废水来源、危害及处理技术现状

1.1.1 养殖废水来源

1.1.2 养殖污水的特点及危害

1.1.3 养殖污水处理方法和分析

1.2 人工湿地在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1.2.1 人工湿地起源与发展

1.2.2 人工湿地构造与类型

1.3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进展

1.4 人工湿地污染物净化机理

1.4.1 氮的去除机理

1.4.2 磷的去除机理

1.4.3 有机物的去除机理

1.5 研究思路及目标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选择原则

2.2 野外调查

2.3 供试植物简介

2.3.1 芦苇

2.3.2 水葫芦

2.3.3 蕹菜

2.4 研究技术思路

2.4.1 三种候选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净化作用分析

2.4.2 三种候选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总磷的净化作用分析

2.4.3 三种候选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有机物的净化作用分析

2.4.4 二元复合植物组合净化作用分析

2.4.5 测定方法

2.4.6 试验过程管理

第三章 供试植物采集与驯养

3.1 试验植物采集与驯养

3.1.1 采样地点

3.1.2 采集与驯养

3.2 养殖废水样品的采集、分析与人工模拟

3.3 水培试验

3.4 对照试验

第四章 结果分析

4.1 芦苇对养殖废水中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

4.2 蕹菜对养殖废水中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

4.3 水葫芦对养殖废水中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

4.4 “芦苇—蕹菜”植物组合对养殖废水中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

4.5 “芦苇—水葫芦”植物组合对养殖废水中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果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

5.3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养殖废水因其氨氮、总磷、有机物及悬浮物浓度高,容易给自然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可逆的影响,是目前广大农村地区面源污染的重要起因之一。虽然有较多的专家和学者致力于养殖废水的处理研究,提出了许多可供选择的工艺方法,然而这些方法中,一级或二级的工艺处理即便可以净化养殖废水中大部分的氨氮、总磷、有机物及悬浮物,但如果想要实现更高的排放要求,就必须进行更深入的后续处理,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则是后续处理工艺的最佳选择之一。本研究依据人工湿地对植物的选择要求,从植物在污水中的生长情况、耐污性及去污效果等方面开展研究,结合湘南地区植物分布情况,选择了芦苇、蕹菜和水葫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三种植物及植物组合对人工配置的五组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三种水生植物及植物组合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率在42%-76.5%之间,对总磷的去除效率在58%-91.25%之间,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效率在43.75%-87.25%之间。
  (2)从单一植物的处理能力分析,呈现水葫芦>蕹菜>芦苇的趋势;植物组合方面,“芦苇-水葫芦”组合>“芦苇-蕹菜”植物组合,且植物组合的去除效率明显优于单一植物。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建议湘南地区选择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废水的植物时,可首选水葫芦或考虑“芦苇-水葫芦”组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