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男子职业高尔夫运动员一号木全挥杆时足底力学特征研究
【6h】

我国男子职业高尔夫运动员一号木全挥杆时足底力学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xslx

OLE_LINK6

lwtitles

OLE_LINK10

OLE_LINK13

OLE_LINK86

OLE_LINK4

OLE_LINK142

OLE_LINK130

OLE_LINK97

OLE_LINK14

OLE_LINK64

OLE_LINK89

OLE_LINK24

OLE_LINK61

OLE_LINK32

OLE_LINK94

OLE_LINK95

OLE_LINK26

OLE_LINK47

OLE_LINK96

OLE_LINK37

OLE_LINK8

OLE_LINK40

OLE_LINK68

OLE_LINK79

OLE_LINK46

OLE_LINK56

OLE_LINK78

OLE_LINK105

OLE_LINK99

OLE_LINK100

OLE_LINK49

OLE_LINK77

OLE_LINK70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高尔夫一号木在高尔夫赛事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一号木的使用也一定程度上帮助球员达到最远的击球距离效果,一号木全挥杆是高尔夫专项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高尔夫一号木全挥杆时,足底力学特征能够反映出高尔夫技术动作内在的一般规律。对男子职业高尔夫运动员的一号木全挥杆动作足底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将对高尔夫运动技术实战和训练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研究方法: 采用motion运动红外捕捉系统,同步2块三维测力台,对8名男子职业高尔夫球手进行一号木全挥杆动作的数据采集,分析他们的挥杆节奏、足底地面反作用力,以及压力中心轨迹变化情况等特征。 研究结果: 1.本研究中职业高尔夫选手的全挥杆平均总时间为:1.05s,其中,上挥杆平均时间约为0.81s,下挥杆平均所用时间约为0.24s。从挥杆节奏看,本研究的上挥杆阶段用时是下挥杆所用时长的3.4倍。 2.职业球员一号木动作力学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Fx在上杆阶段前足向前移的趋势,下杆过程顶点时刻至击球前40ms时刻前,呈现向后趋势。而后足Fx在上挥杆阶段,变化趋势较小,在下挥杆过程中,加速时刻以后有一定幅度的变化趋势。 ②Fy在上杆阶段后足的Fy增加,下杆阶段后足的Fy先增加后降低。变化趋势:前足的Fy在上挥杆阶段的变化由左侧逐渐向右侧转移,后足呈向出相反的趋势。 ③Fz在上杆阶段前足的Fz减小,下杆阶段前足的Fz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减小。后足的Fz力峰值约出现在上杆阶段,表现为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在下挥杆过程中,Fz总的趋势表现为继续减少。 3.全挥杆过程,在下杆阶段后足的Fz峰值(经过体重标准化处理)和最大杆头速度、最后球速都存在负相关。 4.职业球员一号木全挥杆过程,Fx冲量:后足>前足,方向相反;Fy冲量:后足>前足,力值较为均衡;Fz冲量:后足>前足,力值最大,全挥杆过程作用力主要集中在后足。 5.全挥杆过程,前足压力中心在上杆期间向右移动明显,下杆阶段压力中心向前、向左移动,在加速时刻后开始向右位移。后足压力中心轨迹在上杆阶段向后移动并不明显,直至加速时刻以后向左移动,击球前40ms后向右、向前移动。 研究结论: 1.职业球员一号木全挥杆总体上都呈现上挥杆较慢,下挥杆较快的节奏规律。职业球员一号木的最大杆头速度、最后球速都与下杆动作时间的快慢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即下杆时间越短,速度越大;下杆时间越长,速度相对越小的特征。 2.职业球员一号木动作力学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后足Fx的在上杆阶段变化趋势相对较小,在全挥杆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前足Fx在下杆阶段变化较大是需要保持身体在旋转击球时的协调。 ②前后足的Fy值在上杆阶段和下杆阶段都表现为相反的趋势。 ③全挥杆过程中Fz由后足转移到前足,击球时刻前足Fz最大。 3.全挥杆过程,Fz的冲量最大,且主要作用于后足,登伸产生的Fz在下杆阶段对击球距离起重要的作用。 4.下杆阶段后足的Fz越小或前足的Fz越大,杆头速度和球速越快。Fz的快速转移对杆头速度和球速具有一定影响。 5.上杆阶段前足压力中心位移变化明显,身体重量由前足向后足转移;下杆阶段后足压力中心轨迹位移较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