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6h】

我国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研究基本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研究

2.2 有关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2.3 有关竞技体育空间布局的研究

2.4 有关竞技体育评价指标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主要研究方法

3.3 评价时点的选择

3.4 研究重点与难点

3.5 研究主要创新点

4 分析与讨论

4.1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实力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4.2 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研究

4.3 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划的方法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不足与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当前,我国体育事业确定了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划是在体育强国总体规划下,推进区域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地理学方法,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视角,提出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划的构想,并对其进行理论与方法研究。得出结论:
  1.从区域竞技体育实力时空演变看,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差距加大,2000年之后竞争格局趋于稳定;区域奥运与全运竞技实力高度相关;全运会东道主优势显著。从区域项目分工时空演变看,国家层面形成了稳定的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群体扩大,但冬夏季项目发展不协调、优势项目提升空间受限、一些项目无人获奖牌或参赛;区域层面,奥运优势项目空间分布扩散,但主要聚集在东部,中部、西部个别项目竞争力突出,区域差异明显。
  2.区域竞技体育实力与项目分布差异,是经济社会、自然地理与竞技人力资源、政策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竞技体育实力越雄厚,项目分布与自然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就内部因素而言,相比人力资源规模,其质量与竞技体育实力关系更为密切,政策在不同区域产生作用不同。
  3.从生产产品的角度,按我国当前竞赛活动的目的划分,竞技体育的生产活动可提供奥运争光、职业体育及健身服务类产品,并分别体现了我国竞技体育奥运争光的政治功能、经济促进的经济功能以及大众参与的健身服务功能。
  4.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基础、自然地理条件及竞技体育发展实力与潜力,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竞技体育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单元。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划,就是将不同区域划分成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
  5.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的类型,按开发内容分为奥运争光、职业体育和健身服务功能区,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功能区、拓展功能区及特色功能区,按开发层级分为国家、省级层面。
  6.推进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划,一是明确总体目标,即形成多层次、多项类竞技体育主体功能区,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国家竞技体育总体发展水平。二是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即针对所有功能区的综合类政策与针对不同功能区的分类政策,以推动各区域按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三是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即通过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及扶持机制,形成打破传统行政区划的区域联动机制,赋予举国体制新内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