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竞技太极拳旋风脚360°接提膝独立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6h】

竞技太极拳旋风脚360°接提膝独立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旋风脚360°接提膝独立动作简介

1.3 研究现状

1.3.1 运动学研究现状

1.3.2 表面肌电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对象

2.2 实验设备

2.2.1 三维高速摄像系统

2.2.1 表面肌电采集系统

2.3 实验过程

2.3.1 前期准备工作

2.3.2 同步测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1 运动学数据处理

2.4.2 表面肌电数据处理

2.4.3 测试动作的时相划分

2.4.4 相关参数的定义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竞技太极拳旋风脚360°接提膝独立动作运动学时间特征

3.2 起跳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3.2.1 两脚着地准备阶段运动学特征分析

3.2.2 离地时刻运动学特征分析

3.2.3 起跳阶段肌电特征分析

3.2.5 起跳阶段肌肉放电情况与角度的相关性分析

3.3 腾空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3.3.1 腾空阶段身体重心高度分析

3.3.2 腾空阶段肩髋角度、角速度分析

3.3.3 击响时刻运动学特征分析

3.3.4 腾空阶段肌电变化特征分析

3.3.5 肌肉的放电情况与身体姿态的相关性分析

3.4 落地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3.4.1 落地时刻重心高度变化及支撑腿(右腿)关节角度分析

3.4.2从落地瞬间到落地缓冲最大时刻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3.4.3 落地阶段肌电特征分析

3.4.4 落地阶段肌肉的放电情况与身体姿态的相关性分析

3.5 肌电小结

3.5.1 全过程肌肉肌电活动持续时间总结

3.5.2 全过程测试肌肉贡献率总结

4 结论

5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三维高速摄像和表面肌电两种测量方法,通过对竞技太极拳旋风脚360°接提膝独立动作技术的运动学和表面肌电两个方面的分析,找出影响竞技太极拳旋风脚360°接提膝独立动作技术的主要因素,确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旨在为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为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提供数据支持,并且对提高武术的竞技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4.1在起跳阶段两脚着地准备时,两脚间距离要适当;在起跳缓冲最大时刻,运动员重心高度占身高的比值相对较低时,容易在离地时刻获得相对较大的垂直速度。
  4.2在起跳阶段,所测试肌肉中,肌电活动开始的顺序为:竖脊肌L→竖脊肌R→股内侧肌R→股外侧肌R→臀大肌R→股直肌R→臀大肌L→腹外斜肌R→腹外斜肌L,其中,左侧竖脊肌持续放电时间最长,右侧股内侧肌用力最大。
  4.3在腾空阶段,运动员的腾空高度决定其在空中滞留的时间,是空中动作顺利完成的关键;运动员的髋扭转角速度明显大于肩扭转角速度。
  4.4在腾空阶段,所测试肌肉肌中,右侧腹外斜肌用力最大,持续放电时间也最长,右侧股外侧肌用力最小,持续放电时间也最短。
  4.5在落地阶段,腰腹肌和支撑侧腿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保证运动员落地后稳定的关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