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举重运动员陈燮霞备战2008年奥运会赛前训练研究
【6h】

举重运动员陈燮霞备战2008年奥运会赛前训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 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对举重项目特点的研究

2.2 对赛前训练的研究

2.3 对举重赛前训练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赛前训练时间安排

4.2 赛前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

4.3 赛前训练负荷安排

4.4 赛前训练降控体重

4.5 赛前训练恢复安排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举重国家队教练员访谈提纲

附录B 举重国家队运动员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陈燮霞赛前六周的训练特征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探索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的时间安排、内容和方法手段、负荷节奏、降控体重及恢复安排,以期总结陈燮霞训练的成功特点和规律,为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的训练安排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依据,并进一步总结、丰富、完善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理论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赛前训练以8月9日比赛日为标定点,时间跨度6周40天,以周为基本训练单位。通常周一、周五安排专项训练课,以挺举、抓举练习为主;周二、三、四、六安排专项辅助性训练课,以各辅助性训练手段为主;周日休息调整,以慢跑和牵拉训练为主,每周安排8-10次的训练课。
  (2)训练内容分为专项训练、专项辅助训练两部分,以技术和力量训练为核心展开训练,训练与比赛结合、力量与技术结合,围绕竞技比赛动作抓举、挺举安排具体的练习手段方法。
  (3)赛前训练期专项训练手段分为最主要的两个练习手段抓举和挺举,以及22个辅助练习手段,后者是为专项训练服务的,临近比赛训练基本上采用两种比赛动作和几种最主要的辅助练习手段。
  (4)赛前小周期的负荷总量、平均负荷量都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前期为中期训练量的递增奠定基础,后期临近比赛,逐步降低负荷量,调整运动员的技能状态,准备参加比赛。六周负荷总量206735kg,均值为34748kg。抓举的负荷总量16920kg,均值1880kg,最大负重量100kg,均值74kg;挺举负荷总量为14277kg,均值为1298kg,最大负重量128kg,均值89kg。
  (5)在赛前训练过程中,除伤病影响较大的课次最大负重量保持在35%-45%之间的负荷强度区段外,正常训练课最大负重量主要集中在85%-100%负荷强度,主要的强度保持在80%左右,小负重量作为课次过渡、调节手段。比赛动作抓举、挺举平均每节课练习组数14.45、9.11;每组练习次数分别是2.27次、2.07次。
  (6)赛前训练阶段以慢减体重控制为主,陈燮霞自身体重始终控制在50kg以内,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平稳体重控制于48kg级参赛要求范围内。
  (7)在赛前训练恢复安排方面,陈燮霞主要采用康复性治疗、积极性休息及营养物质补充作为机体有效恢复和调整的措施。

著录项

  • 作者

    陈燮霞;

  •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
  • 学科 体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米靖;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884.02;
  • 关键词

    举重运动; 赛前训练; 机体调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