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6省25县/区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6h】

中国6省25县/区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乳腺疾病研究背景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现场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抽样方法

第四节 样本量

第五节 研究内容

一、问卷调查

二、临床检查

第六节 调查过程

一、调查员培训

二、现场调查实施

第七节 质量控制

第八节 资料处理与分析

第九节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样本来源情况

二、调查对象基本人口学特征

第二节 乳腺疾病的患病分布状况

一、乳腺疾病的总体分布状况

二、乳腺疾病的地区分布状况

三、乳腺疾病的人群分布状况

四、率的标准化比较

第三节 乳腺增生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乳腺增生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二、乳腺增生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节 乳腺纤维瘤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乳腺纤维腺瘤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二、乳腺纤维腺瘤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第五节 乳腺癌患病情况分布

一、乳腺癌病例基本情况描述

二、乳腺癌病例月经状况描述

三、乳腺癌病例婚育状况分布

四、乳腺癌病例家族遗传史分布

第四章 讨论部分

第一节 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二节 乳腺疾病的患病状况

一、乳腺增生症的患病率

二、乳腺纤维瘤的患病率

三、乳腺癌的患病率

第二节 乳腺疾病的影响因素讨论

一、月经状况与乳腺疾病的关系讨论

二、婚育状况与乳腺疾病的关系讨论

三、家族史状况与乳腺疾病关系讨论

四、乳腺癌的影响因素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小结

第一节 本研究的创新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乳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总目标:了解目标地区育龄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
  1.了解我国6省25县/区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的患病率;
  2.了解我国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乳腺癌地区、人群分布特点;
  3.探讨个人基本情况、生殖生育史、家族疾病史等对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患病风险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我国陕西省、重庆市、四川省、湖北省、江苏省、河北省抽取25个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服务站作为项目调查点,对17500名符合入选标准的育龄妇女通过自填式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病史采集、乳腺专科医师触诊、红外线乳腺扫描仪)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描述性分析和标准化法说明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和乳腺癌的患病率及其地区和人群分布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各乳腺疾病的影响因素,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分层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检验进行多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17500份调查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5983份,问卷有效率为91.3%。
  1.基本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37.7925±7.209岁,最大年龄为49岁,最小年龄为20岁。20-29岁组占17.5%,30-39岁组占39.3%,40-49岁组占43.2%。调查对象的职业构成分布如下:46.7%为农民,13.9%为工人,10.3%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5%为公司职员,13.3%为个体工商户,7.2%为家庭妇女,0.1%为待业人员。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和高中/中专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47.5%和24.2%,小学及以下和大专以上学历者较少,分别占总人数的13.4%和14.9%。调查对象的婚姻状况以在婚为主,有15733人,占总人数的98.5%,未婚、离异和丧偶者占比例较小,分别为1.0%和0.5%。
  2.各乳腺疾病的患病率
  在本次参与调查的15983名育龄妇女中,乳腺疾病者(被确诊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瘤或乳腺癌中一种疾病)10921名,患病率68.33%。其中,本次检出疾病以乳腺增生症为主(占所有乳腺疾病的98.3%),共10847例,患病率为68.03%;其次为乳腺纤维瘤,有176例患病,患病率为1.10%;患乳腺癌的有9例,患病率为56.3/10万。在调查对象中,67.48%的人患1种乳腺疾病,0.84%的人患2种乳腺疾病,0.01%的人患3种乳腺疾病。
  3.各乳腺疾病的地区和人群分布特点
  乳腺增生症在此次调查的各个地区均有分布,其中重庆地区患病率最高,为73.0%,而四川省较低,为64.7%;40-49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71.1%,20-29岁组最低,为61.3%;工人患病率最高,为75.1%,待业人员最低,为65.0%;离异组的患病率最高,为99.1%,未婚组最低,为62.3%。
  乳腺纤维瘤在在此次调查的各个地区均有分布,其中重庆市的患病率最高,为3.2%,陕西省最低,为0.3%;30-39岁组的患病率最高,为1.3%,而40-49岁组最低,为0.8%。公司职员的乳腺纤维瘤患病率最高,为1.6%,其他职业相对较低。丧偶组乳腺纤维瘤最高,达到10.3%,在婚组最低,为1.1%,
  在本次调查中,确诊乳腺癌患病例数合计为9例,其中河北省5例,江苏省2例,湖北省1例,重庆市1例;4例为40-49岁组,4例为30-39岁组,仅1例为20-29岁组;3例为工人,3例为个体工商户,2例为农民,1例为公司职员。检出的9例乳腺癌患者婚姻状况全部为在婚。
  4.各乳腺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4.1乳腺增生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天数、行经天数、月经是否规律、怀孕次数、亲生子女数、初产年龄、是否流产、流产次数、是否口服避孕药、初次口服避孕年龄、口服避孕药年限、是否母乳喂养、初产哺乳时间与乳腺增生症患病状况有统计学关联(P<0.05)。
  将年龄作为分层因素对乳腺增生症患病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因素的混杂作用后,初产年龄与乳腺增生症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5889),而其他因素的检验结果与单因素卡方分析结果一致。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月经周期不正常(OR”21-35天”对比≤,20天”=2.029,95%CI=1.584-2.598; OR”21-35天”对比“≥36天”=1.391,95%CI=1.146-1.688)、年龄大(OR20-29岁组对比30-39岁组=1.555,95%CI=1.401-1.725; OR20-29岁组对比40-49岁组=1.946,95%CI=1.744-2.171)、文化程度高(OR小学对比初中=1.514,95%CI=1.356-1.689; OR小学对比高中=1.760,95%CI=1.544-2.006; OR小学对比高中以上=1.666,95%CI=1.424-1.949)、行经天数过长(OR=1.408,95%CI=1.166-1.702)、流产次数多(OR=1.112,95%CI=1.073-1.153)是乳腺增生症的危险因素,而初产哺乳时间长(OR未哺乳过对比”1-6月”=0.262,95%CI=0.210-0.327; OR未哺乳过对比”7-12月”=0.216,95%CI=0.178-0.261;OR未哺乳过对比”≥12月”=0.224,95%CI=0.184-0.271)初潮年龄大(OR“≤12岁”对比”13-16岁”=0.569,95%CI=0.506-0.640; OR”≤12岁”对比,≥17岁”=0.666,95%CI=0.561-0.791)、月经规律(OR=0.874,95%CI=0.793-0.964)、口服避孕药(OR从未对比偶尔=0.802,95%CI=0.703-0.914; OR从未对比经常=0.063,95%CI=0.053-0.076)、子女数多(OR=0.877,95%CI=0.822-0.936)是乳腺增生症的保护因素。
  4.2乳腺纤维瘤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初潮年龄、月经周期天数、月经是否规律、是否痛经、是否绝经、怀孕次数、初产年龄、是否流产、流产次数、是否口服避孕药、初次口服避孕年龄、口服避孕药年限、是否母乳喂养、初产哺乳时间、累计母乳喂养时间、乳腺癌家族史与乳腺纤维瘤患病状况有关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年龄作为分层因素对乳腺纤维瘤患病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年龄因素的混杂作用后,亲生子女数(p=0.7498)、初产年龄(p=0.1234)、口服避孕药(p=0.159)与乳腺纤维瘤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因素的检验结果与单因素卡方分析结果一致。
  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月经周期不正常(OR”21-35天”对比≤”20天”=10.511,95%CI=6.712-16.462; OR”21-35天”对比“≥36天”=5.245,95%CI=3.162-8.699)、亲生子女数多(OR=1.902,95%CI=1.438-2.516)、流产次数多(OR=1.461,95%CI=1.281-1.667)是乳腺纤维瘤的危险因素,而初产哺乳时间长(OR朱哺乳过对比”1-6月”=0.085,95%CI=0.038-0.187; OR未哺乳过对比”7-12月”=0.094,95%CI=0.061-0.143;OR未哺乳过对比”≥12月”=0.049,95%CI=0.028-0.087)、口服避孕药(OR从未对比偶尔=0.401,95%CI=0.188-0.853;OR从未对比经常=0.346,95%CI=0.129-0.932)、初潮年龄大(OR”≤12岁”对比”13-16岁”=0.198,95%CI=0.141-0.278)、月经规律(OR=0.379,95%CI=0.268-0.536)是乳腺纤维瘤的保护因素。
  结论:
  1.乳腺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育龄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我国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高达68.33%,其中乳腺增生症是患病率最高的乳腺疾病,乳腺癌的患病率也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2.各乳腺疾病的患病率在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重庆地区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纤维瘤的患病率均最高,而乳腺癌在河北地区病例数分布最多。
  3.乳腺增生症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增高,乳腺纤维瘤高发于年轻女性,而乳腺癌也多见于年长妇女;乳腺增生症高发于工人,乳腺纤维瘤高发于公司职员,而乳腺癌且在工人和经商者中分布较多。
  4.年龄大、文化程度高、月经周期不正常、行经天数过长、流产次数多是乳腺增生症的危险因素。而初潮年龄大、月经规律、子女数多(多产)、口服避孕药、初产哺乳时间长是乳腺增生症的保护因素。
  5.月经周期不正常、亲生子女数多、流产次数多,乳腺纤维瘤患病风险越大,是乳腺纤维瘤的危险因素。而初潮年龄大、月经规律、口服避孕药、初产哺乳时间长,乳腺纤维瘤患病风险越小,是乳腺纤维瘤的保护因素。

著录项

  • 作者

    张黎峰;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程怡民;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乳房;
  •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人群分布特点; 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