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点对多点扩频通信系统的研制
【6h】

多点对多点扩频通信系统的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扩频通信系统简介

1.1.1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1.1.2扩频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

1.1.3扩频通信的优点

1.2开发环境及开发语言的介绍

1.2.1FPGA设计及开发环境简介

1.2.2开发语言VHDI与仿真工具Matlab介绍

第二章多点对多点扩频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2.1双工方式

2.1.1双工方式的分类

2.1.2FDD、TDD的适用范围

2.1.3FDD、RDD的优缺点

2.2调制解调方式

2.2.1调制方式

2.2.2解调方式

2.3扩频方式

2.4常用扩频码

2.4.1m序歹

2.4.2walsh码序列

第三章项目简介及系统设计

3.1项目简介及需求分析

3.1.1项目简介

3.1.2需求分析

3.2项目设计方案

3.2.1通信系统的组成

3.2.2双工方式的选择

3.2.3调制解调方式的选择

3.2.4扩频方式的选择

第四章发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4.1发端系统概述

4.2发端系统模拟部分介绍

4.2.1电源部分、FPGA及其外围电路

4.2.2数模转换、低通滤波器、功率放大电路

4.2.3调制模块

4.3发端数字电路部分

4.3.1时钟分频模块

4.3.2码速率变换模块

4.3.3串并变换模块

4.3.4m序列发生器

4.3.5walshh码发生器

4.3.6扩频选码模块

4.3.7基带成型滤波器

第五章收端模块设计与实现

5.1收端系统概述

5.2收端系统模拟部分介绍

5.3收端伪码同步技术

5.3.1伪码同步概述

5.3.2伪码粗同步

5.3.3伪码细同步

5.4收端数字电路部分

5.4.1匹配滤波器

5.4.2本地伪码发生器

5.4.3数字锁相环

5.4.4相关器解扰模块

5.4.5解扩模块

5.4.6并串变换及速率变换

第六章系统性能分析及改进

6.1系统性能分析

6.1.1用m序列来改善Walsh码的相关特性

6.1.2直扩信号的频谱特性

6.1.3正交多进制相干解调的误码性能

6.1.4抗多径干扰性能

6.2改进方案

6.2.1多路匹配滤波器复用的实现

6.2.2性能分析

6.3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描述的是一个多点对多点扩频通信传输系统,系统采用时分双工的方式实现多点对多点的数据和视频图像的通信。本文仅涉及系统直扩部分的中频-基带部分的设计与实现。 首先,对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性能指标及其优点做了简单的概括,然后对项目中用到的工具软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如双工方式、调制解调方式、常用扩频码的种类等。 第三章着手介绍系统的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设计及实现过程。首先对系统的设计需求及各种技术参数做说明,然后按系统需求对系统的设计方案做出说明。接下来是详细介绍发端和收端的具体实现过程,在发送模块介绍中,对发送模块的总体结构以及FPGA内部各功能模块以及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分别做了说明。本文的重点放在接收模块的设计,文中首先对接收模块总体结构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比较了导频信道伪码的同步(包括粗同步、细同步)的几种实现方案,它们的优缺点,以及为在时分双工的通信系统中应用上述方案而作的改进;最后介绍了收端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以及所作的优化,其中包括数字锁相环、匹配滤波器、快速哈德码变换、相关器、低通滤波器的设计等。 最后,对系统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比较了该方案的优劣性,并针对系统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著录项

  • 作者

    魏玲;

  •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
  • 学科 信号与信息处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玉良;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扩频通信;
  • 关键词

    扩频通信; 传输系统; 信道伪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