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中亚市场开展并购的机遇及挑战分析
【6h】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中亚市场开展并购的机遇及挑战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中亚国家开展并购的意义

2.1 地缘政治意义

2.2 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2.3 加速人民币区域化及国际化进程

2.4 争夺新兴技术、互联网经济、金融业制高点

2.5 促进中国本土跨国公司的出现与成熟

第3章 跨境并购理论综述

3.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3.1.1 垄断优势论

3.1.2 内部化理论

3.1.3 边际产业扩张论

3.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1.5 小规模技术理论

3.1.6 技术地方化理论

3.2 企业并购理论

3.2.1 市场势力论

3.2.2 举债能力论

3.2.3 协同效益论

3.2.4 风险效用论

3.2.5 企业价值低估论

3.2.6 代理理论及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3.2.7 产业组织理论

3.3 本文对已有理论的贡献及发展

第4章 中国企业开展对中亚并购现状分析

4.1 发展历程

4.2 并购特点

4.3 中国企业开展对中亚并购的动因分析

第5章 案例分析

5.1 背景

5.2 并购标的选择

5.3 并购交易方式

5.4 并购过程

5.5 并购意义

5.6 总结

5.7 对现有投资及并购理论的实证

第6章 对中国企业中亚并购SWOT分析——以德威公司为例

6.1.4 人才优势

6.1.5 政治优势

6.2 劣势(W)

6.2.1 中国产品及技术形象不佳

6.2.2 整合能力不足

6.2.3 风险评估能力不足

6.3.1 中亚各国经济发展趋势整体向好

6.3.2 国家战略支持

6.3.3 存在大量未被发现潜在价值的资产及企业

6.3.4 谈判较少或几乎不牵扯政治敏感

6.4 威胁(T)

6.4.1 东道国政治风险

6.4.2 地缘政治风险

6.4.3 法律风险

6.4.4 经营风险

6.4.5 交易风险

七、中国企业开展对中亚并购战略建议

7.2.2 建立离岸股权交易中心

7.2.3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7.2.4 构建独立第三方并购顾问机构

7.2.5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7.3 劣势-机遇战略(W-O)

7.3.1 进入中亚并购市场应国企先行民企接手

7.3.2 以国家牵头设立的丝路基金及亚投行为龙头,吸引各类民间及国际资本参与中亚并购

7.4.1 构建海外产业园区

7.4.2 对一些自身不具备优势的项目应尽早退出

7.4.3 合理利用包括国际公约在内的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并购投资活动

7.4.4 构建本土化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构建“一带一路”经济带是我国政府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提出的对外经济合作新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促进我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移过剩产能及提升我对外经济战略格局至关重要。我企业应利用这一历史机遇,积极谋划,创新思路,大胆“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实现企业自身飞跃。
  中亚国家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具有资源互补性及产业承接性。能否利用好这一地区资源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推进我“一带一路”战略至关重要。国内企业应对与这一地区合作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通过并购等对外直接投资手段整合这一地区资源,加快中亚布局步伐,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外部环境。
  本文将分析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对于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及跨境并购研究成果的回顾与梳理,结合中国企业在这一地区已有并购案例,归纳总结中国企业开展对中亚地区并购的动因,实证了现有国际投资理论特别是边际产业扩张论及技术地方化理论对我企业开展中亚并购的指导性。本文通过一个具体实例,采用SWOT分析,对影响中国企业开展中亚并购的内部外部因素进行研究,就中国企业对中亚地区方式方法选择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