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口年龄结构对利率长期趋势的影响——基于居民储蓄结构的国别比较研究
【6h】

人口年龄结构对利率长期趋势的影响——基于居民储蓄结构的国别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选题意义

1.3主要概念界定

1.4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1.5论文的研究方法

1.6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文献综述

2.1利率时间序列研究

2.2利率决定理论

2.3人口因素对利率影响的研究综述

2.4信用货币创造理论与居民储蓄结构

2.5现有研究评述与本文借鉴

第3章 各国利率长期趋势研究—基于Markov区制转移模型

3.1 Markov区制转移模型—一个研究经济变量区制特征的方法

3.2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3.3两组国家名义利率水平长期变化的经验分析-基于区制特征角度

3.4两组国家实际利率水平长期变化的经验分析-基于区制特征角度

第4章利率长期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4.1人口年龄结构与利率水平长期变化的直观观察

4.2理论分析

4.3样本选择与实证模型设定

4.4实证结果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5章人口-利率效应的国别比较分析-来自信用货币创造理论的解释

5.1不同储蓄形式对资金供给的影响-基于信用货币创造理论的分析

5.1样本选择与实证模型设定

5.2名义利率效应的国别差异性

5.3实际利率效应的国别差异性

5.4本章小结

第6章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趋势与未来利率展望

6.1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利率水平历史趋势

6.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趋势与利率展望

6.3本章小结

第7章结论与展望

7.1基本结论

7.2政策建议

7.3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利率是金融市场十分重要的变量之一,影响着微观个体投资决策、中观机构风险管理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等各个经济层面。在外部货币环境复杂性加大和我国市场改革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利率水平将如何变化是目前管理当局和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19个国家1960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总结了各国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长期演变规律,以及对人口年龄结构在上述演变规律中的决定作用展开理论论证与经验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一国居民储蓄结构如何影响了人口因素对利率的决定性作用,为我国利率趋势预测与货币政策工具储备提供基本面视角的考量。
  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通过利用Markov区制转移模型对各国利率提取区制信息发现,各国利率过程呈现出相同的区制演变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利率的演变可以分为两种状态—低状态L和高状态H且前者的持续期更长,二是利率过程均以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为关键的状态转变时点,利率于70年代初由低均值转变为高状态,于90年代初从高均值转回为低状态,三是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呈现出相同的区制演变过程,表明上述规律来源于利率本身而非通货膨胀。第二,基于一个纳入居民储蓄结构因素的OLG模型,我们论证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在利率演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青年人口为负储蓄人群并构成资金净需求方,而中年人口为正储蓄人群并构成资金净供给方,因此青年人口-中年人口比率代表了资金市场供求力量的对比并与利率水平同向变动;进一步地,利用14个国家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支持了上述理论分析。第三,基于OLG模型与信用货币创造理论的综合分析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对利率水平影响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一国居民储蓄结构。根据对资金供给产生影响的不同,居民储蓄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银行存款和非银行存款。商业银行基本运行机制决定了存款并非银行可贷资金,继而中年人口的存款类储蓄无法转化为青年人口的可用资金,若一国居民储蓄结构以银行存款为主,则人口-利率机制有效性就会降低;基金、证券等非银行存款类储蓄则可以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中介功能转变为有效资金供给,若一国居民储蓄结构以上述金融产品为主,人口年龄结构因素对利率的影响机制将变得有效。利用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同样支持了上述理论分析:对于金融市场发展较完善、金融产品选择广泛从而居民储蓄结构多样化的发达国家而言,人口年龄结构对利率的决定性作用更显著、影响系数更大,而对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居民储蓄结构以银行存款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对利率的决定性作用显著性较低、影响系数较小。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尝试立足于我国人口现状与未来趋势对利率如何变动进行前瞻性分析。首先,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金融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人口年龄结构对利率水平的影响会更加显著。因此在对我国利率长期趋势进行预测时,人口年龄结构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其次,目前至21世纪50年代,利率持续下降后逆转回升是大概率事件,并且转折点很有可能在21世纪30年代附近。目前至21世纪30年代,人口年龄结构受上世纪79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将经历一个青年人口大幅下降而中年人口先小幅度下降后逆转回升的过程,这会引起青年-中年人口比率持续下降,届时利率继续下降并以一个较大概率维持在低状态。21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中年人口规模将会大幅下降,而青年人口趋势将由―全面二孩‖政策的效果决定,维持不变或小幅上涨是大概率事件,这引起青年-中年人口比率上升,利率将会呈现逆转回升态势。最后,货币当局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人口结构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并且基于长期利率较短期利率表现出的高稳定性和强可预测性,当局可以考虑综合运用―短期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的货币政策组合工具。当局既要顺应利率的长期趋势,又要引导利率平稳适度下降,防止利率大幅波动,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稳定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