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民营银行准入监管创新——基于银行业集中程度的实证分析
【6h】

我国民营银行准入监管创新——基于银行业集中程度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1.1选题背景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

1.4研究方法

1.5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等相关理论综述

2.1市场结构及进入壁垒

2.2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假说

第三章我国银行业集中程度实证分析

3.1市场份额

3.2行业集中率

3.3赫芬达尔指数

3.4熵指数

3.5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第四章银行业集中程度与民营银行准入关系分析

4.1.我国银行业集中程度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分析

4.2.民营银行定义及历史沿革

4.3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制度壁垒

4.4我国民营银行准入制度现存问题

第五章民营银行准入的路径分析及政策建议

5.1我国民营银行的可行性分析

5.2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路径选择

5.3政策意见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将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应用到民营银行的研究中,从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壁垒入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我国民营银行准入监管中存在的不足,继而对完善我国市场化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机制提出构想。首先,本文利用结构法中SCP范式研究我国银行业结构,选择市场份额、CRn指数、HHI指数、熵指数、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考察银行业的集中度。发现在2002-2014年这13年间,随着民营资本的进入,按照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由“高集中寡占型”转化为“中(下)集中寡占型”;按照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HHI值市场结构分类,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从“低寡占型市场”转化为“竞争型市场”。根据SCP范式,我们认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使得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愈发激烈,市场集中度逐渐降低,进而影响银行的行为,带来整个市场绩效的增强。最后,参考我国民营银行准入制度沿革以及发展现状,对完善我国民营银行准入机制提出建议,认为应当适度降低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的门槛,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对民营银行实行分级牌照管理。另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建设存款准备金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建设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