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科技公司技术并购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6h】

我国高科技公司技术并购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概念界定

1.3研究思路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国外技术并购的相关研究

2.2国内并购环境的相关研究

2.3国内关于技术并购的研究

第3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3.1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推导

3.2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推导

3.3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

4.1研究方法

4.2数据来源

4.3变量选取

4.4模型设计

4.5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5.1描述性统计.

5.2 T检验分析

5.3多元回归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发生在企业的创新能力层面,许多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加大了在研发层面的投入,为企业并购买下伏笔。随着经济发展而出台的相关经济法律,也为企业间的技术并购打下了基础。对比国外市场,我国国内不仅在法律环境上略有不同,在经济环境上也有区别。我国企业相比于欧美日企,大部分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下游。而技术并购更容易发生在中上游,因此早些年,我国国内缺乏技术并购的基础,即技术并购的对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进展,互联网经济的繁荣,同时由于企业知识水平以及技术资源意识的不断提升,技术型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试图探索并购中控股股东以及技术基础对技术并购的影响,筛选出的2005年至2013年的并购公司数据作为基础样本,以次期间作为观察期,继续收集以此样本为基础的各公司并购后三年的并购次数、专利数量等样本。最终确定的研究范围为125家上市公司的242次并购数据。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为依据,对模型进行了设计,继而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并购对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高科技企业在鼓励内部研发的同时,应该开放技术并购的大门以顺应形势,保证自身的创新优势。随后,企业的并购后创新绩效随控股股东的控股比例的升高而降低,大股东很容易将其控股优势转变为谋取私利的权利,企业想要遏制大股东的不法行为,在宏观形势上应该推进相关法律制度的设立和执行,在企业内部则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体系,减少管理漏洞以期在目前的形势下将企业的损失最小化。最后,技术并购创新绩效并没有随其股权制衡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其原因或为中小股东因惧怕制衡不成带来负作用损害自己的利益,或为因为联合起来制衡控股股东交易成本过高而放松对控股股东的监督。与前文所述一致,推动相关法律制度和公司管理体系的完善,可能会增强上市公司中中小股东对大股东进行制衡的意愿与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