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与治理对策研究
【6h】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与治理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3章 财务舞弊相关概念与综合分析

3.1 财务舞弊内涵

3.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

3.3财务舞弊手段

3.4财务舞弊识别信号

第4章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4.1紫光古汉背景介绍

4.2紫光古汉财务舞弊案情况简介

4.3 舞弊期间基本财务比率分析

4.4 财务舞弊对紫光古汉的后续影响

4.5 与九芝堂的对比分析

4.6 紫光古汉财务舞弊手段及成因

4.7 案例启示

第5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对策

5.1 审计视角下财务舞弊治理对策

5.2 制度视角下财务舞弊治理对策

5.3 外部监管部门视角下财务舞弊治理对策

5.4 企业内部治理视角下财务舞弊治理对策

5.5 舆论监督视角下财务舞弊治理对策

5.6 投资者监督视角下财务舞弊治理对策

第6章 结语与本文局限性

6.1 结语

6.2 本文存在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反应经济活动的真实性,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财务舞弊现象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财务舞弊早已超越会计范畴,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普遍现象及社会热点。不少知名企业财务造假问题的曝光,也让我们意识到财务舞弊手段趋于多样化,其危害也在进一步加深。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不仅使投资者信心遭受严重打击,也使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遭到破坏,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向市场化的进一步迈进,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严惩财务舞弊行为、防范治理造假之举已迫在眉睫。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财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问题都已进行了相关研究,但考虑到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相比仍有不同点存在,照搬西方理论经验是不可行的。因此,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与治理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在规范研究部分,本文总结了导致上市公司进行舞弊的原因及压力,对舞弊多种手段进行归纳,并介绍了舞弊识别的信号。
  其次,在案例研究部分,本文对紫光古汉财务舞弊案例进行了全面分析,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对其舞弊期间的盈利成长能力等财务指标以及财务舞弊行为对该公司带来的后续影响深入剖析,并将紫光古汉与九芝堂进行对比,进一步阐述如何从财务报表分析视角识别舞弊行为以及财务舞弊对公司的深远影响。
  最后,本文从审计、法律法规、外部监管部门、企业内部治理、舆论监督以及投资者监督等多元化角度为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