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觉醒的孤独灵魂:凯特.肖邦与《觉醒》
【6h】

觉醒的孤独灵魂:凯特.肖邦与《觉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Need for the Study

1.2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1.3 Literature Review

1.4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Two ON THE TWO DOMINATING CULTURES IN THE AWAKE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HISTORICISM

2.1 Creole Society as in the Grand Isle

2.2 Protestant Culture Embodied by Edna’s Family

Chapter Three NONLITERARY POWERS BEYOND THE AWAKENING

3.1 Chopin’s Interaction with the“awakening”

3.2 The“awakening”Traced Beyond the Text

Chapter Four EDNA’S“AWAKENING”ROOTED IN THE INTERPLAY OF CULTURES

4.1 Edna’s Double and None Cultural Identity

4.2 A Solitary Soul Which Shapes and is Shaped by Culture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新历史主义者认为个人因素和文化力量塑造并反映文化背景。同时,这种塑造与反映是相互作用的。从这种意义来讲,《觉醒》在被所处文化背景塑造的同时也塑造着当时的文化背景。本文作者在小说解读方面采用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旨在把文本与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构成的语境联系起来,在新历史主义的视角下把小说置于作者生活以及书中两种并行文化的前提下去阐明《觉醒》的复杂本质。新历史主义为《觉醒》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在解读文学文本时注重书中的文化因素以及文本与作者和所处时代文化背景的互动。从文化的语境审视,“觉醒”并不仅仅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是一种与文本内外文化交织相互影响的必然。
  论文主体共分为三部分:引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阐释了研究的必要性;文章第一部分集中探寻《觉醒》中的两种主导文化,即新教和克里奥尔文化;第二部分通过把小说置于19世纪以及之后几十年的宏观文化背景下研究宏观层面的《觉醒》;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埃德娜的文化身份来探讨微观层面的“觉醒”,并得出以下结论:《觉醒》与其所处文化背景是相互构成的关系;“觉醒”在被文化相互作用塑造的同时也塑造着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颜敏;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许德金,马慧琴;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712.074;
  • 关键词

    《觉醒》; 凯特·肖邦; 美国文学; 小说创作; 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