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本账户开放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基于金融危机背景
【6h】

资本账户开放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基于金融危机背景

代理获取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账户开放一直是国际金融界的热门话题。许多经济学家都倡导各国开放资本账户。但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资本账户开放所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已然写入我国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贸易国,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受到了国内外多方关注。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必要要开放资本账户。现今的关键问题在于资本账户开放到底会对宏观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课题。
   本文以金融危机为背景,围绕资本账户开放对宏观经济效应展开分析,试图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影响,以及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能为考量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全文共分四部分,共十章,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基础,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说明论文的研究背景,阐述与资本账户开放相关的一些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创新点等。
   第二章,文献综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资本账户开放的相关文献,重点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模和条件分析、资本账户开放的效应分析、与货币危机的发生机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评述。
   第二部分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内外实际情况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
   第三章,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本章主要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历程,目前资本账户开放的政策倾向,分析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资本流动的特征及资本账户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实践与借鉴。本章简要回顾一下全球资本账户开放的历史背景,讨论世界各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和金融全球化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分析了国际化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影响,总结了国际组织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态度,并分别对发达国家、转型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剖析,对我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第三部分是全文分析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五章到第八章。
   第五章,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构建88个国家近30年数据的面板数据模型,对资本账户开放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证明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的资本账户开发程度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但资本账户开放对非OECD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比OECD国家略大。利用面板数据建立门槛效应模型,得到在资本账户开放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即显著的“双门槛效应”,解释了资本账户开放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作用有所不同。通过构建资本账户开放度和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模型,证明改革开放以来,资本账户开放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显著;对不同样本区间的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逐步推进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后,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作用更显著。最后,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两个渠道,金融深化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
   第六章,资本账户开放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研究了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基础货币调节机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以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第七章,资本账户开放与财政政策关系研究。分析了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特别是资本账户开放对一国财政政策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
   第八章,资本账户与金融危机。本章重点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特别是货币危机、银行危机的关系,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危机、银行危机的形成机制,并剖析了典型金融危机的案例。
   第四部分是第三部分的扩展,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
   第九章,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策略选择。总结了我国开放资本账户的内外部动力,分析了开放模式、开放条件、以及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原则。
   第十章,总结,是全文的结论部分,并针对本文的不足给出进一步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