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6h】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引言

l.l 背景分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

2.2 国内相关文献

2.3 简要评述

第3章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3.1 资产减值相关概念

3.1.1 资产减值

3.1.2 新旧资产减值制度比较分析

3.1.3 我国与国际资产减值准则比较分析

3.2 盈余管理的定义及特征

3.2.1 国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

3.2.2 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定义

3.3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3.3.1 旧准则下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3.3.2 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实证研究设计

4.1.1 变量的选择

4.1.2 样本的选取和分类

4.1.3 实证方法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资产减值对资产负债表影响的统计性分析

4.2.2 资产减值对利润表影响的统计性分析

4.3 配对样本T检验

4.3.1 夸大亏损动机公司资产减值情况分析

4.3.2 防止亏损动机公司资产减值情况分析

4.3.3 扭亏为盈动机公司资产减值情况分析

4.3.4 利润平滑动机公司资产减值情况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局限性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性建议

5.2.1 定性与定量规定相结合,减少新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主观性

5.2.2 完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

5.2.3 允许资产减值准备有条件转回

5.2.4 信息披露完整、透明、切中要害

5.3 本文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作为利润调节的重要手段,历来深受上市公司的青睐,它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作了较大的修改与完善。但是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遏制作用有待进一步在理论上论证及实施后的事实检验。上市公司利用具体资产减值准备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状况如何?新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能否制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新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还应该怎样改进?正是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成为本文研究的动因。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进行分析,提出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五种动机,即:夸大亏损动机、防止亏损动机、扭亏为盈动机、配股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然后用实证研究方法,依据2005年、2007年以及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年报数据,针对每种动机分别分析具有此动机的上市公司在三年资产减值计提情况的差异,以判断执行新准则后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是否受到了抑制。研究表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