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小说的翻译看文化地位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6h】

从中国第三次翻译高潮中小说的翻译看文化地位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Acknowledgemen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hree: Choice of Texts

Chapter Four: Choice of Translating Strateg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随着文化研究热的兴起,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文学翻译也逐渐形成潮流,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翻译研究,尤其是文学翻译研究,是不能不考虑谷翻译过程有关的各种文化因素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以及特定文学多元系统内翻译文学的地位都会对译者对翻译文本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重大的影响.根据Even-Zohar的多元系统假说,在强势文学多元系统内,译者往往会采用归化策略,而在弱势多元系统内,则多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在中国的三次翻译高潮中,即从鸦片战争(1840-1842)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译者对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文化地位的影响.晚清时期,小说成为翻译的主体,且译者多倾向于采用归化的翻译手法.而在二、三十年代,在同一个文学多元系统内却出现了同化与异化两种策略并存的现象.尽管中国的文化地位和中国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用多元系统假说来加以解释,但某些其他的因素也不能不考虑.必须指出的是,这些现象并不与多元系统假说理论完全吻合.该文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历史及文化状况,并从译者对目标文化和翻译文学在目标文学多元系统内的地位的主观态度入手,解释了这些现象.其实一个民族的文化地位既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又是一种主观的认定.就翻译策略的选择而言,目标文化在译者心理上的主观地位,或称译者的文化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这一文化的客观地位更为重要.当某一文化的客观地位与译者对它的主观认定相符合时,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便如多元系统假说所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