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10kV输电线路防雷及防鸟害设计
【6h】

110kV输电线路防雷及防鸟害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反击雷跳闸模型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鸟害防治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雷击理论及鸟害跳闸影响因素分析

2.1 雷云形成

2.2 雷电参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杆塔建模和新型防反击雷措施

3.1 杆塔波阻抗计算

3.2 杆塔波阻抗数据库

3.3 杆塔波阻抗模型仿真计算

3.4 杆塔接地网降阻改进

3.5 新型防反击雷措施(ACT)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鸟害预警系统设计

4.1 鸟害故障的主要特点

4.1.1 鸟害故障的时间特性

4.1.2 鸟害故障的地理特性

4.1.3 鸟害故障杆塔特征

4.2 指标体系相关参数的确立

4.2.1 一级指标权重

4.2.2 附属指标权重

4.3 鸟害等级划分

4.3.1 MATLAB仿真

4.3.2 鸟害等级划分

4.4 鸟害预警系统的软件设计

4.3.1 开发目标及结构设计

4.3.2 系统设计流程

4.5 鸟害等级预警模型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用电要求越来越高,尤其线路电压等级较高的主干网络不能出现停电故障。一旦主干网络发生故障,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从近年来江苏省电网的统计数据来看,110kV线路还是有跳闸故障发生。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雷击和鸟害事故导致线路产生过电压或者绝缘子绝缘特性受损导致线路绝缘水平下降。本文针对这两个故障点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国内外防反击雷一些研究模型进行了学习,对雷电放电的形成和相关参数进行了相关介绍。针对反击雷特性,本文对110kV线路主要三种型号杆塔进行了波阻抗模型分析,并尝试改进了典型接地网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波阻抗模型可以很好的贴近雷电放电的真实情况。同时改进的接地网能够明显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起到了很好的防反击雷效果。本文研究了鸟害故障发生特点,研究发现鸟害故障发生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周边地理环境,二是杆塔结构。其中周边地理环境尤其以近水环境最容易发生鸟害故障。针对上述两种故障,本文参与了防鸟害的预警系统。通过搭建鸟害模型,结合专家走访和层次分析法等数学手段对鸟害故障进行了分级评估。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