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温蒸汽环境下电站再热器管道材料的氧化实验研究
【6h】

高温蒸汽环境下电站再热器管道材料的氧化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内外超(超)临界机组发展

1.1.2 超(超)临界机组再热器氧化皮堵塞问题及危害

1.2 电站锅炉管道金属氧化性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影响金属氧化的因素

1.2.4 蒸汽氧化实验标准和研究方法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热力学理论与实验方法

2.1 金属氧化热力学与动力学

2.2 电厂再热器管道常用材料

2.3 实验方法及过程

2.4 检测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常压下高温蒸汽环境的氧化性能试验

3.1 奥氏体钢Super 304H的氧化现象

3.1.1 表面氧化物形貌观察

3.1.2 横截面观察

3.1.3 氧化增厚

3.1.4 横截面分析

3.1.5 小结

3.2 奥氏体钢TP347HFG的氧化现象

3.2.1 表面氧化物形貌观察

3.2.2 横截面观察

3.2.3 氧化增厚

3.2.4 横截面分析

3.2.5 小结

3.3 奥氏体钢HR3C的氧化现象

3.3.1 表面氧化物形貌观察

3.3.2 横截面观察

3.3.3 氧化增厚

3.3.4 横截面分析

3.3.5 小结

3.4 镍基合金Haynes282的氧化现象

3.4.1 氧化增重

3.4.2 表面氧化物形貌观察

3.4.3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氧化机理探讨

4.1 温度的影响

4.2 铬元素对合金高温腐蚀的影响

4.3 镍元素对合金高温腐蚀的影响

4.4 高温蒸汽环境下材料的氧化过程

4.4.1 Super304H和TP347HFG的氧化过程

4.4.2 HR3C的氧化过程

4.4.3 镍基合金282的氧化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火力发电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方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有关环境和能源利用率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技术已经是我国火电发展必然方向。但是超(超)临界机组中再热器管道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极高,材料在恶劣环境中发生氧化腐蚀的现象严重影响着锅炉的安全性以及整个电站的发电效率,故着手研究这些材料在电站高温环境下的抗氧化性,尤为必要。
  本文着眼于我国未来的“电站700℃计划”,针对目前再热器使用较为普遍的三种奥氏体不锈钢Super304H、TP347HFG、HR3C和一种镍基合金Haynes282共四种材料,进行水蒸气环境下的氧化实验,试验时间为200、400、600、800、1000小时。实验之后将试样进行氧化称重、表面形貌观察(SEM)、氧化膜厚度测量、横截面结构观测及元素分析(SEM-EDS)。实验结果表明,Super304H和TP347HFG在实验环境下金属表面有着双层的氧化膜,氧化膜较厚,外层多孔、富Fe、O元素,贫Cr、Ni;内层致密、含Cr、Ni较多,Fe和O元素较少,在高温环境下外氧化层易剥落,应当限制使用环境。HR3C氧化膜较薄,成分主要为Fe-Cr-Ni的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牢固性,可以用于700℃的高温环境。镍基合金282在700℃以内的环境下其表面形貌和氧化增重都没有明显变化。
  本文分析了温度、Cr元素以及Ni元素这三种因素在高温蒸汽环境下对金属材料氧化性的影响,指出了实验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抗氧化性;Cr元素含量的多少对合金表面是否形成保护性的氧化膜也尤为重要;以Ni元素为主要成分的钢材,相比于铁基合金,表面氧化成分NiO从结构上来说更稳定,更适应于高强度的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