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竹红菌乙素和2-牛磺酸竹红菌乙素光漂白的初步研究
【6h】

竹红菌乙素和2-牛磺酸竹红菌乙素光漂白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竹红菌乙素(HB)和2-牛磺酸竹红菌乙素(THB)在水溶液和有生物分子存在时的光漂白性质以及对生物分子的损伤。
   方法与结果:
   (1)光敏剂HB、THB和HMME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
   分别向HB、THB和HMME溶液中逐渐滴加入血浆、人血清、牛血清、牛血清白蛋白,监测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变化,HB和THB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吸收峰位置变化较小,HMME吸收峰明显增色红移;荧光光谱中HB荧光峰逐渐增强,THB有新荧光峰出现,HMME荧光峰逐渐增强并红移明显。通过研究HB、THB和HMME在血液成分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HMME主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吸收光谱中的增色和红移以及荧光光谱中荧光峰红移和增强归于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HB除了与白蛋白作用的同时也与其它组分结合;THB的荧光峰变化复杂,主要与血清白蛋白结合,与生物分子结合后影响了THB分子激发态的性质,出现了TICT(twisted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强荧光峰,血浆和血清的其它成分能够猝灭THB荧光。
   (2)光敏剂HB、THB在含有血浆的溶液中的光漂白
   通过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HPLC实验研究了HB和THB与血浆的作用和在血浆溶液中的光漂白过程。通过比较除氧后光照与空气饱和的HB和THB溶液的光漂白表明在富氧条件下,以单重态氧漂白为主;在有血浆生物分子溶液中光产物与水溶液中的光产物不同,而且血浆的加入促进了光漂白,产物的吸收峰也发生变化。HPLC实验中,加入血浆后HB和THB的峰面积明显降低,血浆的存在加速了漂白;加入血浆后自敏光氧化的峰消失。光敏剂的结构和氧化电位导致了它们不同的光漂白机制,HB和THB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加速了它们光漂白并影响了光产物。
   (3)光敏剂HB和THB在细胞中的含量以及光漂白
   体外培养ECV304细胞,HB的孵育浓度分别为10μg/ml和30μg/ml,孵育2 h后用532 nm激光照射。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HB的荧光;分别用乙酸乙酯萃取细胞和培养液中的光敏剂后测吸收光谱,通过吸收光谱的标准曲线计算HB的浓度;HPLC图谱分析30μg/ml给药组照光前后细胞和培养液中HB的光漂白。HB的孵育浓度为10μg/ml和30μg/ml,细胞中HB浓度变化不是成比例增加,激光照射后细胞和培养液中的光敏剂都发生了光漂白。THB与细胞结合的能力比HB弱,而且光漂白速度慢。
   结论:
   光敏剂HB、THB以及HMME都能与血液中分子结合,有利于光敏剂在体内的运输:结合态的光敏剂光物理光化学性质与游离态光敏剂不同,与血浆结合或与细胞结合能够促进光漂白;氧的存在能够促进光漂白。

著录项

  • 作者

    丁慧颖;

  • 作者单位

    解放军医学院;

    军医进修学院;

    解放军总医院;

  • 授予单位 解放军医学院;军医进修学院;解放军总医院;
  • 学科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激光医学)
  • 授予学位 博士后
  • 导师姓名 顾瑛;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光疗法;
  •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竹红菌乙素; 光漂白; 血清白蛋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