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学术交流》 >自然债权的效力分析与实践争议

自然债权的效力分析与实践争议

         

摘要

我国民法总则、合同法乃至司法解释都明显涉及了自然债权的存在和效力,但仍存在自然债是否入法之争,即是否在民法典中作较为系统的规定.就我国实践中的自然债权争议而言,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产生的自然债权应可产生债务抵销效果,寿险保费给付的自然债存在于宽限期后、复效期内,当事人约定的无诉权债宜视为自然债,企业破产被免除债务责任后的给付不宜视作自然债,不法原因给付更不应构成自然债.就我国立法而言,道德法律化趋势使自然债权入法的原有束缚逐渐消失,且自然债在我国有其独立的制度价值,也确实发挥着债的功能,故自然债写入民法典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系统梳理现有自然债的类型,选择合理的规制模式和科学的立法方法,借助民法典编纂的有利契机实现自然债权的法制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