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北农学报》 >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区玉米地方种质耐低磷胁迫研究

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区玉米地方种质耐低磷胁迫研究

         

摘要

以来自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区的22个玉米地方种质为材料,在低磷胁迫下对苗期缺磷症状,成株期株高、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以及穗粒重等性状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对玉米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苗期缺磷症状及成株期穗粒重的影响最大,且不同玉米地方种质在苗期和成株期对低磷胁迫的反应不同,以苗期缺磷症状和成株期穗粒重的耐低磷胁迫系数的平均值作为耐低磷综合指数,能较好地反映玉米地方种质的耐低磷胁迫能力.将耐低磷综合指数按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可将22个玉米地方种质划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材料包括:汉源红包谷、汉源白包谷、汶川二白、江北大板牙,占鉴定总数的18.2%,它们的耐低磷综合指数在0.81以上,属于对低磷胁迫不敏感基因型;第二类材料包括南充秋子等4个玉米地方种质,占鉴定总数的18.2%,它们的耐低磷综合指数在0.73~0.77之间,属于对低磷胁迫反应中间型;第三类材料包括小金金皇后等14个地方种质,占鉴定总数的63.6%,它们的耐低磷综合指数在0.73以下,属于对低磷胁迫敏感基因型.

著录项

  • 来源
    《华北农学报》 |2008年第2期|132-137|共6页
  • 作者

    向葵; 杨克诚;

  •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

    玉米研究所;

    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四川;

    雅安;

    625014;

    四川农业大学;

    玉米研究所;

    教育部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四川;

    雅安;

    62501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513.06;
  • 关键词

    玉米; 地方种质; 耐低磷胁迫; 筛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