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红花石蒜开花过程中鳞茎淀粉粒分布动态

红花石蒜开花过程中鳞茎淀粉粒分布动态

         

摘要

【目的】红花石蒜是多年生的鳞茎类花卉,具有夏眠的习性,其生长节律与原产地的气候节律不相协调,科学研究价值特殊。鳞茎在球根花卉的发育过程中起着“储藏库”的作用,而淀粉作为鳞茎最主要的养分贮藏形式,其在体内的分布状态与积累和运输有一定关联。为了解红花石蒜在开花过程中鳞茎内的淀粉粒时空分布特征(淀粉粒数量、粒径、面积、密度),进一步阐明石蒜属植物独特生长节律的生理机制。【方法】研究以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L’Her.)Herb.]为对象,在其开花过程中的5个不同时期(抽莛期、莛快速生长期、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分别挖出地下鳞茎,分类选取鳞茎的4个不同部位(内层、中层、外层鳞片和鳞茎盘)进行石蜡切片,继而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和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淀粉粒的观测与量化统计,再使用Excel和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然后使用Origin软件进行作图分析。【结果】(1)红花石蒜开花过程中鳞茎和鳞茎盘内的淀粉粒呈规律性分布。在抽莛期—始花期,鳞茎内淀粉粒的数量逐渐增加,而在始花期—盛花期,又逐渐降低,末花期缓慢回升;即在开花过程中,始花期鳞茎内淀粉数量最多,盛花期最少;而盛花期鳞茎盘内的淀粉粒数量最少,末花期最多,且鳞茎中淀粉粒的面积和粒径明显大于鳞茎盘。(2)在相同鳞片的垂直分布(上部、中部、下部)淀粉粒的数量、面积、粒径、密度整体呈现上部小于下部的趋势。(3)淀粉粒数量、密度呈现出由内层向外层逐渐变少、变小的趋势,而单粒淀粉粒的面积和粒径则呈逐渐变大的趋势;且中层鳞片中的淀粉粒径、平均表面积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外层鳞片中的淀粉面积和粒径均一直呈下降趋势。【结论】石蒜开花是一个耗能过程,地下鳞茎的内层鳞片主要作为“营养源”,中层鳞片主要为备用“营养源”,而外层鳞片的作用主要是作为“营养库”。可见,石蒜开花过程的能量供应与地下鳞茎淀粉粒的属性变化有密切关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