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人工合成小麦CI184条锈病成株抗性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标记定位

人工合成小麦CI184条锈病成株抗性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标记定位

         

摘要

以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小麦CI184、感病品种‘铭贤169’及其杂交组合的正反交F1以及CI184/‘铭贤169' F2、F2∶3家系为材料,鉴定其条锈病抗性,对CI184条锈病抗性进行遗传分析;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和集群分离分析法进行多态性筛选,以F3抗病鉴定数据为依据,对CI184中条锈病抗性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显示:(1)CI184在苗期抗性鉴定中,对30种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抗性,但对中国四川新出现的条锈菌生理小种V26表现苗期感病;在田间成株抗性接种鉴定中,CI184对中国流行的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32、条中33、水源4、水源5、水源7和V26等表现出成株抗性.(2)CI184中条锈病抗性由隐性基因位点控制.(3)仅检测到一个控制条锈病抗性的QTL位点,位于1B染色体上Xgwm18和Xwmc626之间,暂时命名为Qyr.zz 1B,在四川和北京2个环境中可分别解释CI184中13.36%和18.07%的成株抗性贡献率.(4)Qyr.zz_1B位点的3个SSR标记和Yr15的1个SSR标记可以区分该位点与1B染色体上的其他抗条锈病基因,如Yr15、Yr24和Yr26/YrCH42.表明Qyr.zz_ 1B位点在小麦条锈病的抗病育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第7期|1291-1297|共7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610066;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610066;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麦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基因工程的应用;
  • 关键词

    合成小麦; 条锈菌; 条锈病抗性基因; 隐性基因位点; SSR标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