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不同厚度雪被对高山森林6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酸溶性和酸不溶性组分的影响

不同厚度雪被对高山森林6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酸溶性和酸不溶性组分的影响

         

摘要

高山森林冬季不同厚度雪被格局可能通过影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中酸溶性和酸不溶性组分特征,改变凋落物分解过程,但缺乏必要关注.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高山森林林窗中央至林下形成的天然雪被厚度梯度(厚型雪被、中型雪被、薄型雪被和无雪被)覆盖下,6种典型物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和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凋落物在不同关键时期(雪被形成期、雪被覆盖期和雪被融化期)的酸溶性组分和酸不溶性组分变化特征.经历一个冬季的分解后,6种凋落物酸溶性组分绝对含量呈降低趋势,除红桦外5种凋落物酸不溶性组分绝对含量呈增加趋势.不同厚度雪被显著影响雪被覆盖期和融化期凋落物酸不溶性和酸溶性组分绝对变化量;其中方枝柏、红桦和康定柳凋落物酸不溶性组分增加量在厚型雪被下显著高于其它雪被覆盖;而相对于阔叶凋落物酸溶性组分变化量在薄型雪被和无雪被梯度达到最大值,针叶凋落物酸溶性组分在厚型雪被下具有最大的变化量.一个冬季分解结束后,表征6种凋落物酸溶性和酸不溶性组分含量相对比例的LCI指数(Lignocellulose index)总体升高,雪被对LCI指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雪被覆盖期和融化期,且方枝柏、岷江冷杉和康定柳凋落物LCI在冬季分解后均在厚型雪被达到最高值.同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物种极显著影响冬季不同阶段凋落物酸溶性和酸不溶性组分的变化.这些结果意味着气候变暖情景下,高山森林冬季雪被和冻融格局的改变将显著影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酸溶性、酸不溶性组分以及LCI指数代表的抵抗性组分结构的变化,且影响趋势受到凋落物质量的调控.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15年第14期|4687-4698|共12页
  •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温江611130;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温江61113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雪被; 高山森林; 凋落物分解; 酸溶性组分; 酸不溶性组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