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内蒙古地带性针茅植物对CO2和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内蒙古地带性针茅植物对CO2和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摘要

收集了1992-2013年关于模拟CO2浓度升高及气候变化(温度升高、降水变化)对内蒙古地带性草原群落的5个建群种针茅植物(贝加尔针茅、本氏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短花针茅)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拟CO2浓度升高、增温和增雨将提高针茅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株高生长,但CO2处理时间延长会导致光合适应;温度和降雨变化将改变针茅植物的物候进程,但物种之间反应有差异;CO2浓度升高有助于针茅植物生物量增加,增温和干旱则相反,CO2浓度升高对干旱的影响具有补偿作用;干旱和涝渍胁迫将提高针茅植物植株C/N,CO2浓度升高将加剧水分胁迫下针茅植物植株C/N的增加效应,导致牧草品质下降.由于当前在适应性指标、针茅植物对气候变化协同作用的适应机理及其敏感性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导致目前无法全面比较各针茅植物对CO2和温度、降水变化的响应差异及其敏感性,因而无法预测未来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这几种针茅植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在地理分布上的迁移替代规律.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未来应加强内蒙古地带性针茅植物的适应性指标、针茅植物对多因子协同作用的适应机理及敏感性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15年第14期|4559-4569|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适应性; CO2浓度升高; 温度升高; 降水变化; 针茅植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