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基于遥感和GIS的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四川林地动态变化

基于遥感和GIS的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四川林地动态变化

         

摘要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四川省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林地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字数据以及土壤侵蚀数字数据.利用GIS技术获取坡度分级数据、环境质量等级数据、地貌分区数据和地市州行政单元数据.将所有数据转化和重采样为100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再次,将所有数据投影到同一投影同一坐标系上.利用GIS的提取、叠加和统计分析功能对林地动态变化特征及其背景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林地净增面积主要来源于草地和其它用地,而林地净减少部分的主要去向是耕地和建设居民用地,总体上,林地净减少7972hm2;净增林地的区域主要是广元市、绵阳市和达州市或盆周山地和丘陵地区.净增林地的区域主要位于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坡度等级较低,土壤侵蚀为强度和中度的区域.净减少林地的区域主要位于生态环境质量中等、水土流失较轻、坡度较大的区域.就林地的生态功能而言,局部区域改进,总体下降;退耕还林的效果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还未能显现.建议加大对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区的森林保护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乐山市、雅安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处的森林保护力度,加大对脆弱生态和陡坡环境的森林保护力度.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06年第12期|4113-4119|共7页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遥感与GIS应用研究中心,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遥感与GIS应用研究中心,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遥感与GIS应用研究中心,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遥感与GIS应用研究中心,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8;

    四川师范大学遥感与GIS应用研究中心,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遥感技术;
  •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林地; 动态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