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悬浮物对造礁石珊瑚营养方式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研究进展

悬浮物对造礁石珊瑚营养方式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研究进展

         

摘要

营养方式是造礁石珊瑚获取能量与营养物质的基础,影响其生长与分布.近年来珊瑚礁区悬浮物含量与组分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对造礁石珊瑚营养方式的诸多影响正成为当前研究热点.研究系统综述了珊瑚礁区悬浮物变化特征、悬浮物对造礁石珊瑚营养方式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研究现状.发现近年来人类活动加剧与强降雨事件频发是驱动珊瑚礁,尤其是近岸珊瑚礁区悬浮物含量递增、组分改变与变频加剧的主因;悬浮物变化对造礁石珊瑚光合自养与异养营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这主要与悬浮物消光效应、生物可利用性及造礁石珊瑚种类密切相关.虽然少数种类造礁石珊瑚具光合可塑性或异养可塑性,能在高含量悬浮物存在的弱光环境中较好生长.然而对绝大多数造礁石珊瑚而言,其营养方式适应性较差,无法在悬浮物影响下较好地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与营养物质,进而难以生存.总体来说,悬浮物被认为是近年来影响造礁石珊瑚生长与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而关于造礁石珊瑚营养方式对悬浮物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机制,当前研究仍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21年第21期|8331-8340|共10页
  • 作者

    罗勇; 俞晓磊; 黄晖;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301;

    三亚中科海洋研究院 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三亚572000;

    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三亚572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301;

    三亚中科海洋研究院 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三亚572000;

    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三亚572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301;

    三亚中科海洋研究院 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三亚572000;

    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三亚572000;

    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广州5103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悬浮物; 造礁石珊瑚; 营养方式; 影响; 适应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