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综合物理防控技术对盐城大丰港互花米草的控制效果

综合物理防控技术对盐城大丰港互花米草的控制效果

         

摘要

互花米草是我国沿海滩涂典型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该物种在江苏盐城大丰港形成了大面积入侵种群.在大丰港设置了刈割+遮荫和单纯刈割样方共9个,对比分析了不同防控技术以及不同遮荫持续时间对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和地下根茎的影响,评估遮荫去除后互花米草生长状况、土壤氮磷含量、底栖动物生物量和密度的变化,以探索适合的控制技术和有效控制时间.结果表明:两种控制技术都极显著降低了互花米草地上部分株高、基径、密度和地上鲜重(P<0.01),对已刈割的互花米草遮荫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后依次去除遮荫网,互花米草地上部分均全部消失,直至第二个生长季均未重新长出幼苗;两种控制技术显著降低了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存活率(P<0.05),但控制技术之间和遮荫时间长短对根茎存活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去除遮荫网后,底栖动物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但土壤氮磷含量无显著变化.研究发现在江苏盐城大丰港实施刈割+遮荫3个月后去除遮荫网,是治理互花米草、恢复本土动植物最高效的防控方法.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21年第24期|9637-9644|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1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防控技术; 遮荫; 根茎成活率; 大型底栖动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