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黄土区不同恢复年限草地群落生物量及根冠比对氮添加的响应

黄土区不同恢复年限草地群落生物量及根冠比对氮添加的响应

         

摘要

大气氮沉降增加作为全球变化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已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持续的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草地恢复进程中群落生物量和根冠比对氮沉降的响应,以黄土区3个不同恢复年限(初期12a、中期28a和后期37a)的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6个氮添加水平,CK(0)、N1(2.34g m-2a-1)、N2(4.67g m-2a-1)、N3(9.34g m-2a-1)、N4(18.68g m-2a-1)、NN5(37.35g m-2a-1)来测定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并计算根冠比和氮响应效率(NRE).结果表明:(1)地上生物量在恢复中期最大,随氮添加梯度增加,地上生物量在恢复初期和恢复后期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对氮添加表现为非线性的正响应(△NRE>0),在恢复中期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对氮添加表现为非线性的负响应(△NRE<0).(2)群落地下生物量对氮添加无显著响应,总生物量只有在恢复后期的N4添加水平下,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3)根冠比在恢复初期时,N3添加水平下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氮添加水平,其余恢复年限对氮添加无显著响应.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比较黄土区不同恢复年限草地群落的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对氮添加的响应.建议对该区域开展试点实验,实行适应性草地管理,如进行两年一次刈割或轻度放牧(2只羊/hm2),来探寻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使草地实现系统性恢复,进而满足生态系统容量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21年第24期|9824-9835|共12页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 712100;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杨陵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 712100;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杨陵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 712100;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杨陵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杨陵 712100;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杨陵 712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氮添加;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根冠比; 恢复草地; 氮响应效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