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高寒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高寒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影响因素

         

摘要

了解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评估脆弱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和功能提供参数。通过测定青海省东部24个样点0-30 cm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容重BD、孔隙度P_(s)、黏粒含量C_(y)、土壤含水量SWC、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速效氮AN和速效磷AP),并提取各样点环境因子数据(年均温MAT、年均降雨量MAP、年均蒸发量E_(a)、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海拔ALT、坡度SG、地表粗糙度SR、经度LON和纬度LAT),分析了农、林、草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地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含量显著低于林地和草地(P0.05)。农、林、草地不同深度土壤C∶N(平均值19.93,变异系数0.05),而农地C∶P和N∶P(平均值分别为19.27和0.99)却显著低于林地(平均值分别为84.88和4.12)和草地(平均值分别为75.26和3.87)(P<0.05),表明农地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氮现象。冗余分析表明不同土壤性质与环境因子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和贡献率不同,对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影响显著的环境因子按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年均温度MAT(38.3%)、年均蒸发量Ea(34.9%)、海拔ALT(32.6%)、年均降水量MAP(30.2%)、纬度LAT(24.2%)及植被指数NDVI(17.9%);土壤性质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全氮TN(60.3%)、总有机碳SOC(59.2%)、容重BD(56.4%)、总孔隙度Ps(55.6%)、粘粒含量Cy(39.3%)、土壤含水量SWC(36.3%)、速效磷AP(23.6%)、pH(22.8%)、全磷TP(12.0%)和速效氮AN(9.9%)。通过提高限制元素的肥料施用量及引种固氮植物等方式,可缓解高寒山区农地缺氮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