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昆虫学报》 >节肢动物内共生菌Wolbachia的研究进展

节肢动物内共生菌Wolbachia的研究进展

         

摘要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为母系传播的胞内共生菌,可通过对宿主产生多种调控方式扩大其自身在宿主种群的传播.据推测,有40% ~ 60%的节肢动物都感染有Wolbachia,并可根据不同株系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将其分为多个超群.为了有助于深入研究Wolbachia对其宿主的调控方式及其调控机制及提出更为有效的害虫生物防治策略,本文综述了节肢动物内共生菌Wolbachia的研究现状.1924年Wolbachia被报道首次发现于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的生殖组织中,1971年确认其与宿主的胞质不亲和现象有关.Wolbachia可以通过胞质不亲和、杀雄、雌性化、孤雌生殖等作用方式调控宿主的生殖.除生殖调控之外,Wolbachia对宿主的调控方式还包括调控宿主新陈代谢、抵制病原菌、影响宿主生殖力等.Wolbachia调控的胞质不亲和现象可用“修饰-营救”(modificationrescue)模型解释,且已有与Wolbachia诱导宿主胞质不亲和相关的功能基因被报道.wMel株系是首个公布全基因组序列的Wolbachia株系,随后又有数十种不同株系的Wolbachia基因组陆续被破译.wMel株系Wolbachia可起到抑制登革热病毒传播的作用;同时,Wolbachia和昆虫不育技术的结合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野外种群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鉴于目前节肢动物内共生菌Wolbachia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未来应开展以下研究:(1)Wolbachia基因组及生殖调控作用关键功能基因的研究;(2) Wolbachia与宿主间互作机制的研究;(3)Wolbachia在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

著录项

  • 来源
    《昆虫学报》 |2020年第7期|889-901|共13页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教育部害虫生态防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福州350002;

    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部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福州35000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昆虫病理学;
  • 关键词

    节肢动物; Wolbachia; 生殖调控; 基因组; 功能基因; 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