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学报》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深部电性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重要缝合带,具有比较复杂的构造演化史,然而其深部结构和俯冲极性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利用横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的近南北向大地电磁测线,处理和分析大地电磁测深曲线和相位张量特征,并通过三维大地电磁反演获得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的深部电性结构。三维大地电磁反演结果显示,沿测线分布显著的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大致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为界,可将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分为两部分,北拉萨地块近水平展布的高导异常层和南羌塘地块下方明显北倾的高导异常。结合早期的研究资料,分析认为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应该为地壳部分熔融所致,且深部电性结构符合沿测线观测的大地热流值变化。同时,中下地壳高导异常可能指示了中生代班公湖—怒江洋的俯冲闭合痕迹,北倾的中下高导异常支持大洋向北俯冲至羌塘地块之下,而北拉萨地块下方的高导异常层可能为低角度俯冲的小洋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