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蚤类的种间杂交及其分类学意义 (一)曲棘新蚤×思博新蚤

蚤类的种间杂交及其分类学意义 (一)曲棘新蚤×思博新蚤

         

摘要

作者以曲棘新蚤(NeopsylateraturaRothschild,1913)和思博新蚤(N.siboiYeetYu,1993)为亲本进行了杂交试验。亲本蚤自新疆野外采集,在实验室饲养两代以上纯化后用于杂交试验。两种蚤的饲养器具完全分开,采用平皿湿滤纸法培育蚤的裸蛹,并在蛹期即将雌雄分开,以保证同种蚤亲代两性间无交配。设正交、反交、子代自交和回交四种组合。以能产生F2以上杂种者为杂交可育,否则为杂交不育。以雄性第9腹板后臂鬃的形态、可动突形状及第8腹板后缘鬃序为判定杂交后代归属的形态学特征。杂交结果表明,两亲本蚤杂交可育,产生了F2以上杂种。在正交F1和F2、反交F1以及回交子代中均出现了两亲本蚤形态特征之间的中间型个体,说明两亲本蚤间并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物种。本次试验的结果提示,目前蚤类分类工作中的传统的方法和标准有待通过遗传学试验及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加以修正和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