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草业学报》 >绢蒿荒漠粪甲虫多样性特征及其对粪便内种子的二次分配

绢蒿荒漠粪甲虫多样性特征及其对粪便内种子的二次分配

         

摘要

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的典型绢蒿荒漠放牧地作为重要的春秋牧场,承担两季的放牧压力,粪甲虫的活动会对粪便内的种子进行二次传播,此行为对草地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粪甲虫对粪便内不同尺寸种子水平、垂直传播距离,确定绢蒿荒漠中粪甲虫的季节性变化及物种多样性特征,于2019年4-10月,在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的典型绢蒿荒漠放牧地牛粪中采集到食粪昆虫14797头,其中捕获粪甲虫分属3科17种,蜉金龟科9种、金龟科7种、粪金龟科1种.6月物种丰富度最高,优势种为红亮蜉金龟.10月个体数量最大,优势种为直蜉金龟.在6和10月进行粪甲虫进驻粪便行为观察试验,结果显示6月粪便放置8 h粪甲虫数量到达高峰,10月粪便放置4 h粪甲虫数量到达高峰.随着粪甲虫进驻粪便时间的延长和数量的增加,粪便分解程度不断提高.粪甲虫对粪便中种子的分配与种子大小有关.以小(1.3 mm)、中(3.6 mm)、大(5.8 mm)3种尺寸的珠子作为种子模拟物.结果显示,80%的种子模拟物被埋藏在水平距离20 cm以内及0~10 cm的土壤深度中.有20%的种子模拟物被粪甲虫埋藏到10 cm以下或移动到水平范围20 cm以外.随着种子模拟物大小的增加,埋入种子模拟物的比例逐渐降低.研究结果显示粪甲虫对粪便内种子的二次传播有助于绢蒿荒漠的生态恢复.

著录项

  • 来源
    《草业学报》 |2021年第8期|137-145|共9页
  •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石河子832003;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新疆石河子832003;

    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石河子83200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绢蒿荒漠; 粪甲虫; 种子埋藏; 二次传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