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沉积学报》 >混合沉积研究进展与展望

混合沉积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

混合沉积从一种"小众"的沉积类型,自20世纪50年代进入人们的视线,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在海相、陆相以及过渡相等各类环境中均有一定分布,认为混合沉积物与硅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属于同一个连续统一体,混合沉积是一种广泛的沉积类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总结混合沉积相关概念,区分了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形成过程主要包括高强度事件引发的间断混合沉积、相边界渐变接触形成的相混合沉积、原地死亡的钙质生物组合形成的原地混合沉积、构造边界遭受剥蚀形成的母源混合沉积等四种类型.混合沉积的形成受气候、构造、海(湖)平面相对变化、水动力、风场等多个因素的控制,且不同环境下主控因素不同.目前仍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各组分在混合沉积物形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多组分型混合沉积物与硅质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物间的差异,混合沉积物复杂岩性测井识别,深水混积细粒层序划分,不同沉积环境混合沉积模式的适用性,混合沉积成岩演化序列的恢复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沉积动力学分析、完善深水混积细粒层序理论,恢复古环境、复建沉积过程,明确沉积体系展布,预测优质储层分布,指导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有着重要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沉积学报》 |2021年第1期|153-167|共15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吉林松原 138000;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 西安 71020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22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 关键词

    混合沉积; 混积层系; 混积岩; 非均质性;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主控因素; 非常规油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