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震学报》 >地震位移场和板内地震震源力学性质的讨论

地震位移场和板内地震震源力学性质的讨论

         

摘要

本文推导了各类点源和线源(压性、张性、压扭性、张扭性、单力偶和双力偶)的理论地震位移场公式,讨论了板内地震的震源力学性质.根据实测地震位移场、建筑物破坏和倒塌的优势方向等近场资料与理论结果对比,作者认为,1966年邢台地震震源机制符合于张性断裂的模型;1966年东川地震震源机制符合于压扭性断裂的模型.根据理论公式和实际位移资料,给出了邢台地震的地震矩 M0为6.5×1026达因·厘米,应力降△σ为39巴.最后指出大地震的震源力学机制反映了该区域长期构造应力作用的状态,认为双力偶(剪切位错)不一定是板内地震震源机制的最合适的、唯一的模型.

著录项

  • 来源
    《地震学报》 |1981年第4期|351-360|共10页
  • 作者

    罗灼礼; 程万正;

  • 作者单位

    四川省地震局;

    四川省地震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